苻健清楚,不能再怎样下去了,否则,只怕桓熙都已经回师长安,自己还得被耗在高王城下。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苻健的谋臣薛赞进言道:
“高王城附近土质松软,臣以为,能否采用穴攻之法。”
所谓穴攻,也就是挖掘地道,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通过地道入城,另一种则是破坏墙体。
高贵名门的袁绍,显然就是挖地道的行家。
官渡之战,他曾试图挖出一条地道,深入曹军大营,这便是第一种穴攻。
但想要通过地道入城,在城中守备充足的情况下,显然不现实。
毕竟地道挖得小了,守军只要守住洞口,地道里的士兵只能挨个送。
地道若要挖得宽阔,工程量也就大了,又怎么可能不惊动城内的守军。
因此,官渡之战时,袁绍不出意料的穴攻失败。
而在与公孙瓒易京之战时,袁绍则采用了第二种方式,将地道挖到易京城墙下方,烧毁支撑墙体的木柱,使得墙体坍塌,一举夺占公孙瓒的易京城。
今日薛赞提议采用穴攻,自然是建议苻健破坏玉璧城的墙体。
苻健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尝试挖掘地道。
然而,当虞军的攻势放缓,却又不曾退兵的情况下,沈劲敏锐的察觉到了蹊跷。
毕竟桓熙已经班师,时间在自己一方,拖得越久越有利。
苻健凭什么敢在攻城时出工不出力,在城外与他耗时间。
沈劲派遣将士自断崖绝壁缒绳而出,偷偷绕至虞军营后,果然看见民夫络绎不绝的往营后倾倒黄土。
得知此事,沈劲立即明白过来,苻健这是想要采取穴攻之法。
好在当初他与桓熙、王猛推演高王攻防战时,桓熙就曾专门提及过应对穴攻的防备之法。
沈劲镇定从容,下令沿城挖堑,派遣将士守卫堑沟。
当虞军费尽力气,终于将地道挖到了高王城下,看到的却是装备精良的晋军将士,晋军将士早已听到动静,聚在了五条地道口,但凡有虞军冒头,就会被众人围攻,遭受乱刃劈砍。
虞军将士惊恐,躲在地道之中不敢出来。
但晋军还有办法,他们早就准备了柴薪,将柴薪堆积在地道口,点燃后,鼓风烟熏,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响彻地道之中。
虞军惊慌失恐的折返逃离,但还是有数百人因为吸入了大量的烟尘而致死。
眼见穴攻不能奏效,苻健脸色铁青,为他出主意的薛赞赶忙请罪。
苻健倒也没有怪罪他,只是望着前方屹立不倒的城池,苻健一颗心逐渐往下沉。
此时,苻健已经耳闻桓熙西征大捷的消息。
他并没有怀疑消息的真假,毕竟在张祚逼反谢艾之后,凉州的归属已经没有了悬念。
既然桓熙已经在班师的途中,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