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借故发难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他的家底搜刮干净。

    罢了,洛阳西有桓熙,北有苻健,遇上他们两个好邻居,这许洛之主,谁爱当谁当,自己是没有这个福气。

    当然,张遇暂时还是要被迫栖身于苻健的军营。

    在控制住张遇以后,苻健立即派遣亲信带着张遇的令牌、书信,前往接收洛阳、许昌,兼并其部众。

    张遇营中一万步骑已经被苻健控制,留守洛阳的近万守军也不曾抵抗,而守卫许昌的张遇心腹,在查验过令牌与书信之后,同样交出了许昌城与一万守军的控制权。

    自此,张遇三万部众被苻健兼并。

    河南郡剩余的两万户百姓躲在洛阳城中,好不容易避开了桓熙的强迁,却没有逃过苻健的魔爪。

    一同狼狈踏上迁徙之路的,还有颍川郡的两万户,总计四万户百姓,都被苻健迁走。

    河南、颍川二郡,在经过桓熙与苻健的精耕细作之后,落得渺无人烟,千里不闻鸡鸣的状况。

    当桓熙听说苻健擒下张遇,正在迁徙许洛人口时,大军已经走到了潼关附近。

    桓熙闻知此事,愤慨不已,他对权翼道:

    “人念其家,苻健怎可置百姓意愿于不顾,强迫他们离开故土!”

    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好像忘了苻健也不过是在效仿他的行为。

    但桓熙心里委屈呀。

    自己忙前忙后,处心积虑的前往洛阳掠夺人口,辛辛苦苦才得了三万余户,如今苻健却轻而易举把剩余的四万户打包带走,连口残渣剩饭都没给自己留下。

    如今再看自己东出的成果,桓熙已经不能满足。

    但苻健在洛阳兵强马壮,自己又不好回身再战,与他争夺,只得作罢。

    当然了,要说起最郁闷的人,还得是张遇。

    张遇苦呀,在去往晋阳的马车上,他还在反思自己。

    他一个豫州刺史,为什么不留在颍川,安心经营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非得要在姚襄离开后,经不住诱惑,占据了洛阳。

    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放开道路,任由谢尚北上。

    不过有得必有失,张遇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军队、领地,但桓熙、苻健争相要做他父亲一事,也被世人所知,又怎能说是没有收获。

    随着苻健迁走许洛地区的人口,继而班师,河南、颍川二郡已成空地,此前曾要北上收复洛阳,因此与张遇闹翻的谢尚如今绝口不提光复旧都。

    毕竟收复洛阳虽然听上去很美好,但如今洛阳地区已经没有了人口,根本就守不住,到时候丢了还得背上罪责。

    而如果迁徙民众前往洛阳,桓熙可能出于同为晋臣的原因,不好下手抢夺,但苻健食髓知味,可不会与谢尚客气。

    一时之间,目睹张遇的亲身经历,各方势力谁也不愿意占据洛阳。

    曾经的西晋旧都,拥有过辉煌历史的洛阳,居然也会落得这般田地,被众人弃如敝履,暂时荒废。

    毕竟以洛阳的地形,对北面的苻健与西侧的桓熙,实在起不到太大的抵御作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ongjin0wodequanchenfuqin/read/97/5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