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
如今只是五月上旬,桓熙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五月十七,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远征河套的桓熙终于回到了他忠诚的长安。
城门处,王猛带领长安大小官吏,皆在城门处相迎,他深鞠一礼,朗声道:
“主公远却苻氏,使得匈奴归附,扬威塞外,下官为主公贺!”
桓熙翻身下马,将王猛扶起,笑道:
“若非先生为我看顾后方,我又怎能高枕无忧,专注前线战事。”
说罢,桓熙打量着王猛,动容道:
“先生憔悴了。”
王猛摇头道:
“我安坐衙署,怎及主公辛劳。”
桓熙关心的问道:
“先生每顿进食多少?”
王猛笑道:
“主公尽管放心,下官虽然公务繁忙,但从不耽误用食,每顿能吃两碗米,一斤肉,还有果蔬为食。”
桓熙终于放心,旁人见了这一幕,无不羡慕王猛与桓熙的深厚感情。
唯独权翼没有嫉妒之心,他与王猛惺惺相惜,但真要论及与桓熙的私人情谊,权翼觉得自己也不比王猛差。
能给领导拉皮条的关系,当然是亲信中的亲信,心腹中的心腹。
只是自己忙活了这么久,一无所获,反倒是邓羌,奉命袭扰河东,却抢回来一个美娇娘。
偏偏还是主公最喜欢的尊贵孀妇,这让权翼感觉到了竞争带来的迫切感。
他只恨晋室定都于建康,若能迁来长安,他怎么也得尝试撮合自己主公与太后。
桓熙在与其余将佐寒暄的空当,王猛注意到权翼心不在焉,问道:
“子良在想什么?”
权翼回过神来,小声与王猛商量道:
“景略,如今主公再获大捷,我们作为僚佐,自当为主公向朝廷请求封赏。
“主公虽然嘴上不说,但依据我的观察,主公还是有心于王位的。
“只是晋室自立国以来,就不曾有过汉人异姓王,若向朝廷讨封,只怕不许。
“你我不如鼓动众人,恳请主公效仿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故事,自加王爵,以三州二十二郡作为封国。”
雍、秦、梁三州实际只有二十一郡,但桓熙以蒲坂、高王城新设河东郡,故有三州二十二郡一说。
王猛觉得不妥,他道:
“此事还是要与主公事先商量。”
权翼笑道:
“这是当然。”
这种事情,权翼哪敢自作主张,就连此前请求设置单于台时,桓熙厉声质问他是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