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啊。”
“慢些,别摔了。”老太太叮嘱了句,转身去大房让她们收拾行李。
梨花有话和刘二说,与赵广安耳语两句就追了出去。
院里,刘二听到她的脚步声,停了下来,“三娘子有话说?”
“刘二叔可想随我们去县里?”
刘二屈膝,视线与她齐平,“三东家怎么说?”
“阿耶让你跟着…”
刘二没有纠结,“那我就跟着。”
得了这话,梨花放心回屋收拾行李去了。
她的屋在西边,白天出门时,屋里还乱糟糟的,再进门,桌椅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衣衫鞋袜也叠好搁进了柜子里。
她挑了块深色的布铺在竹席上,然后往上面放东西。
深灰色的夏裳两套,竹黄色的冬装两套,四双鞋,一个水壶和一个火折子。
东西不多,打好结绑在背上,感觉不到重。
她把包袱背到赵广安的屋,紧接着就去了灶房。
家里人多,灶房一个人的话忙不过来,所以平日都是刘二媳妇和他老娘在管,梨花本想爬窗户进去,不料里面噼里啪啦燃着柴火。
米饭的香扑鼻而来。
她咽了咽口水,探出头,视线与刘二媳妇撞个正着。
刘二媳妇眨眨眼,扯起嘴笑起来,“三娘子,我煮饭,快好了。”
梨花看着她,火星子烧得旺,照亮了她鼻翼两侧的麻子,分外瘆人。
刘二媳妇似乎不知道,仍在那儿笑。
梨花攀着窗棂跳进去,左右看了看,“佟阿婆呢?”
“去老太太屋了。”刘二媳妇继续搅釜里的米,梨花走近一瞧,“我想吃米饭。”
“那我沥米。”刘二媳妇搁下木勺,去找筲箕和木盆,她动作慢吞吞的,梨花怕米糊了,拿着勺往釜里搅了搅。
问刘二媳妇同样的问题, “刘二婶,你想随我们离开这儿吗?”
刘二媳妇把筲箕架在木盆上,一脸笑嘻嘻的,“我听刘二的。”
梨花心里有了数,“待会你就回屋收拾,带几件薄衣服和厚衣服就好了。”
“咱要在县里待很久吗?”刘二媳妇笑道,“离秋凉还要很久呢。”
梨花说,“有牛车,多带几件衣服占不了多少位置。”
“被褥带吗?”
“不带。”
厚衣服有布挡着,若是被褥,外面那些人就该起疑了。
她家是地主,一旦招摇过市就会成为衙门杀鸡儆猴的对象。
梨花不敢冒险。
锅里重新添了水,刘二媳妇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