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正是铜虎!
他解了百年之恨后,竟然更添凶厉,不,确切来说,已唯余“凶”,不见“厉”,如果说踏进张府的铜虎还是一头披着香火的厉鬼,走出张府的铜虎已化尽厉气彻底成了一尊凶神!
摄人凶焰肆意“燃烧”。
压得天上灵光一暗,激得马元帅握紧宝枪如临大敌,地上阴差鬼卒们明知是自己人却仍旧因胆寒不由自主退后,飞来山群鬼也一时踌躇茫然不前。
门前唯余黄尾和李长安。
黄尾是冷不丁吓得应激,原地装死。
李长安则轻松依旧,回身笑问:
“冤仇可解?”
此言一出,滔天血气霎时消失,仿佛一场幻梦,只留坦然露出真容的铜虎。他虽身型雄壮,但长相却是阔面重颐、长眉细目,堪称白净后生,此刻浑身不见一点儿血污,连衣衫也与先前不同,看来完事后,从容沐浴更衣过。
他也笑着回应:“痛快极了!”
“可曾伤及无辜?”
“鸡犬也没杀一只。”
“仇敌呢?”
“十一人细细连肉带骨都嚼吃尽了。”
“那便好。”
李长安点点头,却忽而肃容。
“左右,还不快快把案犯铜虎拿下!”
周遭听了都是一惊,好一阵,才有鬼卒硬着头皮上前,道了声“得罪”,铜虎微笑以对,没有反抗,任由铁索缚住双手。
李长安按剑回望。
“张家灭门一案,三日之后,城隍府会给钱塘一个交代。”
…………
翌日。
流言蜚语传遍钱塘。
妇人在井边闲话。
说,武判本是飞来山野鬼,骨子里的贼匪习气,入城后看得花花世界,自觉鄙陋,便要强行与张府联姻。张家是一等一的名流,自然不肯屈从,反而将其嘲讽了一顿,武判大怒之下,便趁夜将张府灭门。西城隍偏私爱将,不但不制止,反而出面拦住了前来救援的兵将。
酒客在宴上私语。
言,西城隍在东城隍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香火日稀,那黄大使便建言用钱收买城内外贫贱流民,奈何府库囧困,探听得张家家资巨万,阴遣武判灭门劫财,却不料被神兵神将撞个正着。
工人在休憩时瞎侃。
道,李城隍昔日为解冤仇时,邀请诸方共讨鬼王,张府一贯清贵不沾是非,便婉言谢绝,李城隍由是记恨,而在东西两城隍相争后,张家因与十三家交好,便公然为锦衣城隍鼓吹,李城隍更为恼火,新仇旧恨之下,又晓得武判与张相公前世有所仇怨,便故意放铜虎上门寻仇。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每种说法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麻衣城隍纵容武判铜虎灭了张家满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