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涟漪 (5/1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他把干净的布包打开,里头是两个杂面窝头以及一些碎块碎末。完整的,是他自己省下的。细碎的,是同乡们从嘴里抠出来送他的。

    妻子小心接过,要拿去加野菜、草籽煮成糊糊。

    孩子嘴馋眼尖,伸手去够脏布包。

    牛六一巴掌拍开小手,大摇大摆到了房前——从废墟上重新搭起的小窝棚——把老娘撵出来,自个儿躺进去,把“门”关严实了。

    哎呀一声,舒舒服服摊开双腿,窝棚不大不小,正好似口棺材容人。

    不多时。

    “棺材”外传来欢声笑语,是糊糊煮好了。

    孩子们在狼吞虎咽。

    妻子低声呵斥。

    老娘用漏风的嘴抱怨,到了钱唐,日子还不如路上好过,路上隔三差五尚能吃着肉脯哩。

    此时天光坠尽,昼夜无声轮转。

    窝棚似的棺材里,牛六挂满苦相的脸庞渐渐干枯、渐渐灰败,很快成了一颗干枯的死人头,原本还算健壮的身子,四肢躯干上的血肉迅速消失,露出根根白骨,干净得似用刀子细细割取尽了。

    他打开脏布包,里头是反复淘洗过也难去粪臭的肉菜。

    鼻子凑去,深深一口,汲走了食物残留的精气。

    他侧耳听着外头家人的欢笑。

    轻轻的叹息在黑暗里微不可查。

    “唉,得养家糊口嘛。”

    这就是他的秘诀。

    他早就是一只鬼啦。

    …………花开两朵…………

    钱唐人的酒桌从不寂寥,虽大潮难靖阻隔了海外奇闻,鬼神威重缄默了阴阳怪谈,但善于发现的人们又从文殊坊掘出了一则上好谈资。

    时人戏谑,称为“孝子留爷”。

    说的是一户姓阮的官宦人家,老家主曾为一方大员,致仕后避居钱唐,在文殊坊购下大宅安置家人。

    某日,阮老太公突发急症,卧床待死,他的儿女们不忍老父离去,使尽法子要从阎王手里抢人,给老太公续命。

    先是,放下了身段,使尽了脸皮,延请各路名医,不分中外,无论华夷,前个医者摆手说难治,后个医者就重金请上了门。

    而后,买尽了市上人参,把参汤作水给老太公吊命,老人病重没了吞咽能力,用管子捅进喉咙,接漏斗灌进去。

    再是,求来宝药外敷全身增补阳气,但老人皮松肉驰以致药力大减,就用温火架起大瓮,熬煮得老太公皮肤晶莹红润,手一掐能出水儿来!

    最后,这份孝心请动了一位神医,大名叶无忧,最擅银针刺穴。

    神医携三百六十五枚银针上门,使尽了针法,刺遍了老太公周身大穴,硬给老人又延了七日性命,换得老太公浑身针眼没一处好皮。

    神医不忍。

    “诸位一片纯孝世人皆知,但人的寿数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煞七十二变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shaqishierbian/read/97/38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