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愿意看到一武人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乃至位在他们之上。”
通过狄青的事迹传闻讲完赵宋的崇文抑武,李念将话题拨回,道:“在狄青领军下,侬智高起兵反宋终被镇压,狄青也因此功得以升枢密使。”
“此战本可避免,甚至可以侬智高为用,却被赵宋硬是变成一场对自己的战争。且这场战争会爆发,也是因赵宋不重视傥犹、广源、安德等羁縻州,对交趾政策不利遗留所成的祸患。”
要是赵宋能重视这些位于边境的羁縻州,或将交趾一统,也不会有这些事发生。
“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宋其实都未有好处,赵祯在军事方面能称得上不错功绩的地方,可能便是在康定年间让人编纂了《武经总要》,总结了宋之前的军事思想,并介绍了许多武器制造。”
“至于在经济方面,也无甚建树,反倒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倒有些成就,尤其文化!”
“欧阳修、范仲淹、晏殊等都在赵祯时期活跃,苏轼、王安石等也是赵祯时中进士。”
虽看不上赵宋,但李念也承认宋的文化发展确实繁荣。
“苏轼有一首中秋词被评为千古第一,此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时想念弟弟苏辙所作。”
“苏轼一家,其父与他们两兄弟都是宋时知名的文学家,并称‘三苏’。说来,苏轼一生官路不畅,被贬来贬去,可其弟苏辙官路却顺畅得多,做到过宰相。因此在后世时,有人调侃苏辙努力做官是为捞其兄!”
“虽这只是调侃,但兄弟确实感情极好,写这首中秋词时,两兄弟已有七年未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念背诵起这首在上学时曾背诵过的古文,当时背诵时就很喜欢这首词。
始皇等人听着李念北宋,虽大秦此时的诗词和后世有不小的差别,但好东西是共通的,且是一脉相承的文化。
秦是华夏文化,赵宋再变,也依旧是华夏文化,根未变。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落下,始皇等人无不承认这首跨越了一千多年光阴的词的确惊才绝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没等他们仔细品味《水调歌头》,李念又道:“范仲淹,范文正公也有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但这一首不是词,而是篇散文。”
当李念背诵完整篇《岳阳楼记》,始皇赞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说的好!”
“赵宋也有这等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忠义之士。”
赵宋的某些大臣还是很有气节,像范仲淹、文天祥等等,都是李念比较尊敬的人物。
李念道:“虽有,在赵宋环境下,也难以发挥出其等真正才干。如范文正公,文武兼备,庆历新政的推行者之一,可新政一年多便失败,他也只能自请出京,任于地方。再如辛幼安,同样文武全才,其被称为武人最有文化者,文人中武力最强者,曾率数十人便直冲敌人万军,活捉叛徒,可也不得重用。”
“再如岳武穆,打得金兵抬不起头,无力与之相抗,本能雪靖康之耻,甚至夺回燕云十六州,使宋成为华夏又一大一统王朝,却被那赵九与秦桧所害。”
宋留下了太多遗憾,且很多遗憾不幸都是其自己作出来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