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与始皇讲北宋(北宋历史)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李念道:“便是这赵炅!”

    听到李念给出的答案,众人神色古怪起来,哥哥赵匡胤和弟弟赵炅饮酒共宿,然后哥哥当晚就死了,弟弟却在哥哥死后成为下一任皇帝,而不是让哥哥的儿子登基。

    这如何不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赵匡胤之死,史书并未明确记载,后世有两种看法。”

    “一种为赵匡胤是被其弟赵炅谋害,又称‘烛影斧声’,即赵匡胤召赵炅饮酒的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炅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赵匡胤驾崩。此种说法认为是赵炅杀害了其兄!”

    “另一种便是赵匡胤并非赵炅所害,是忽然暴卒。”

    冯劫问道:“即便是宋祖忽然暴卒,可宋祖有子,在其死后,也不当由其弟赵炅继位,当由宋祖之子登基才是。”

    李念道:“赵匡胤有四子,然长子与三子早夭,唯次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在世,虽有二子,赵匡胤却并未正式册立太子。”

    听到这话,殿内的蒙恬等人皆露出“明白,我懂”的表情,原来是又一个没立太子的。

    就算立了太子也常会出问题,更何况没立,那更会给有心人可趁之机。

    “赵匡胤没立太子,在初时尚能理解,他登基称帝之时,赵德昭九岁,赵德芳才一岁,他此时刚逼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心中有所顾忌,选择暂缓立储,可以理解。”

    “可等开宝年间,赵德昭和赵德芳已逐渐长大,赵匡胤还不立其子为太子,要么是他不想立自己儿子,想把帝位传给其弟赵炅,兄终弟及。”

    “说来,有史载赵匡胤和其弟赵炅有兄终弟及的约定,称‘金匮之盟’。赵匡胤和赵炅生母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在旁侍疾,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

    “这份遗书藏于金匮(通柜)之中,遂被称为‘金匮之盟’。”

    “若此盟约存在,在赵匡胤死后,赵炅继位确实合法合理。”

    王贲笑道:“然此盟约就如宋祖之死一般,难以确定真假,有可能是那赵炅为其继位合法而伪造。”

    李念点了点头,接着道:“赵匡胤没立他儿子为储,也可能是他认为自己身体健壮,还能多活许久,不必着急。那时,其弟赵炅势大,远胜过其子,若想立其子为储,必须先解决赵炅的问题。”

    历史上,始皇帝没立储,估计也是想着朕还未满五十,还有得活,之后再立也来得及,没成想在东巡途中死了。

    听完李念这番话,始皇等人倾向于是赵炅谋害了赵匡胤。

    因为这二人有产生冲突矛盾的点。

    赵匡胤想立自己儿子为储,那么势必要先解决其弟赵炅,即使不杀,也要夺去其权力,降低其威望;赵炅不想被赵匡胤夺走权力,坐以待毙,则必须要抢在赵匡胤向他下手前下手。

    而对身为皇帝的赵匡胤,赵炅想要解决,有且只有一个办法:解决了兄长赵匡胤这个人!

    人是问题的制造者,只要将人给解决了,问题自然也就没了。

    赵炅作为赵匡胤一母同胞的兄弟,关系亲密,很有机会接近赵匡胤,趁其不备,突然狠下杀手。

    把赵匡胤给解决了,剩下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qinshejishi/read/97/58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