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扶苏知历史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不困了,哪怕是对储君之位并未有太大野心的公子高也打起精神,父皇这显然是要通过考卷测评他们,以此作为立储的一个参考。

    始皇帝指了指殿内已摆设好的桌椅,道:“各自落座,马上便会将试卷发下,尔等需在午膳前答完!”

    说罢,始皇帝不再理会这群儿子,开始处理起政务,也用不着他监考巡场,他这些儿子不敢在他眼皮底下作弊,且殿内还有蒙毅,及内侍、侍卫在。

    很快,试卷被殿内的内侍发下,扶苏扫了眼手中的试卷,试卷用的是简书(简体字),没用秦篆。

    这试卷本身就是在考察他们对简书的熟悉程度,要是哪位兄弟对简书不熟,别说答题,连看懂题目都是个问题。

    但他扶苏不在此列,那个鸟地方的生活条件不如咸阳安逸,吃喝不如咸阳,娱乐之丰富也不如咸阳,可正因如此,才让扶苏能静下心思考和学习。

    在那里呆的一年多,他通过自学自练,对简书已相当熟悉。

    相较于曾经的七国文字,简书因其更为工整、易懂、便于书写,必会取代其他文字成为大秦通用文字,而作为一国储君,岂有能看不懂自家文字之理?连自己国家的文字都看不懂,还当什么储君!

    那些分封到地方上的兄弟可比他扶苏条件好多了,他们能从咸阳获得各种帮助,其等只要有心,必不可能出现不熟简书这种事。

    而通过这一简单的手段,便能刷选出那些被分封到地方上后开始天高始皇远,没好生学习了解的人。

    手段虽简,却很有用!

    扶苏将试卷的题目先看了一遍,发现这题出的很有意思,主要是治国理政的策问题,但也有格物题、算数题。

    这对那些没去仔细学习过格物、算数的人,又是一个难点,可他由于对李念的许多观点感兴趣,想要在回到咸阳后向李念请教,特意去了解过,虽不说深入学习,但比于那帮兄弟,应当要好不少。

    扶苏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这该不会是父皇专门给他准备的考卷,让他成为大秦储君能更名正言顺?’

    但扶苏马上又否去了这念头,以他对他那位父皇的了解,即便很中意他,也不太可能专门为他准备考卷,父皇偏向于立他为储,但未彻底定下,一切都有变数。

    这试卷上会出现格物、算数题,是因大秦今后的发展与这两样息息相关,身为大秦的储君若不了解这些,如何带领好大秦?

    李念所说的他还有不足之处也有这方面,大秦和以往的夏商周都将不同,作为大秦储君,未来的大秦皇帝,所需学习了解的东西更多。

    扶苏思索罢,开始答题,政务治理题目既包含国内如何治理,还包括国外之策,从大的郡到小的县,包括教育、财税、军事等各方面。

    其中有些他曾自己思考过,有些是在他和李念夜谈时谈到过,让扶苏答得颇为顺畅。

    只是在答题过程中,扶苏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他在回答地方上的治理时,因为有经验,所以很得心应手,但遇到非地方的实际问题时,便觉得自己的回答在虚谈而不务实。

    他对李念那句“扶苏公子还多有不足之处,须得再多加历练。”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李念这话是在说他欠缺这些方面的经验,他果然还需在郡一级历练,在军队历练,以补不足。

    光凭自己学习琢磨,他人教授,依旧是有不足的,还得要自己实践经历。

    这也是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qinshejishi/read/97/58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