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给孔雀国一点小小的大秦震撼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诸侯’便是诸位王公,‘庶民’便是平民,除‘庶民之剑’外,‘天子之剑’、‘诸侯之剑’皆非寻常刀剑之兵。”

    考虑到《庄子.说剑》中有许多事物在孔雀国没有,摩叶上师便按照他所理解的版本为众人讲说:“‘天子之剑’以城池为锋,以山河为锷;以周边诸国之地,四季时节为鞘;以万物生克之道来制衡,依据国家刑律来论断,使用天地互补统一之道开合,用春夏气仗剑,用秋冬气舞剑。”

    这番话让房内众人再度惊讶,这“天子之剑”光是听着便觉得极具气势,城池为锋,山河为锷,四季时节为鞘……

    这是把整个国家当作一柄剑使用!

    摩叶上师继续道:“这把剑无物可阻挡其锋,无物可高于其上,所向披靡,要是有人能使用这种剑,可以匡扶国邦。”

    “‘诸侯之剑’则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刃,贤良之士为脊,忠贤之士为镡,豪杰之士为柄。”

    “‘诸侯之剑’向上效仿于天,顺于日月星辰;向下效法于地,应于四季时节,而行于天地之间,便是顺于民安定四方。”

    “有人若能使用此剑,会如雷霆一般震撼,天下之民都会归服听命于其。”

    这“诸侯之剑”听起来比“天子之剑”要逊色,但同样极为厉害,这讲说的那是什么“剑”,而是君王诸侯该如何治国理政。

    君王该以国为剑,将之使用好,四海可承平,天下可安定,诸侯以其麾下贤士为剑,将之用好,其下可大治,众民可归心。

    这庄子用“剑”来讲喻治国之道,本来深奥的道理瞬间变得浅显易懂,只是这最后的“庶民”之剑又如何?

    摩叶上师道:“‘庶民之剑’便是寻常所用刀剑,人与人用之互相厮杀争斗,斩断脖颈,剖裂肝肺,对国事无用。君王当用‘天子之剑’、‘诸侯之剑’,而当弃‘庶人之剑’。”

    讲完三种剑后,摩叶上师问道:“诸位认为庄子这番论剑之言,如何?”

    耽摩栗底城市长道:“看似论剑,实则在论天子、诸侯、庶民当如何行事,庄子以剑喻治国之道,着实精妙之极!”

    另一僧侣道:“然庄子连治国也以用剑而论,从中也可看出秦人之性尚武勇猛!”

    庄子并不是秦国人,而是一个叫“宋”的国家的人,但摩叶上师并未纠正这名僧侣之言,宋国早已灭亡,秦国又一统那片地区,将庄子归为秦人,也没啥大问题。

    房内众人都想到了一个问题:秦国百家诸子要是都如此贤能智慧,那秦国要胜过他们多少?

    他们拿得出手就佛陀、大雄这些圣贤,可与秦国诸子一比,不说质量如何,在数量上就不及,何况秦国诸子的质量并不比佛陀、大雄逊色。

    佛陀于世间留下度人之法让世人修习,可秦国也有诸子留下让秦人修身养性之法,佛陀言说极乐净土、安乐国,使人向往,秦国诸子也有大同世界之说。

    摩叶上师又继续讲道:“儒道之外,还有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等诸子,其等亦各有智慧。墨家创始者墨子,也是以为同儒家孔孟、道家老庄,毫不逊色的大贤。可惜我对墨家典籍了解不深,不能为诸位讲说太多。”

    在大秦时,他们的确观阅过不少百家经典,但观阅不等于都读懂理解,反而有很多是他们没能理解的。

    但能理解的,都震惊到了他们,像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庄子的《齐物论》和《说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qinshejishi/read/97/58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