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的关系是司马懿在夺取曹爽权力时,曾在洛水河边立誓,承诺曹爽只要交出兵权,便可保留其富贵爵位,不会动其家人。”

    始皇道:“然而司马懿背誓了?”

    李念点头:“司马懿不仅灭曹爽满门,还杀了曹氏宗亲数千余人。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便是,自此后,华夏再很少有人相信誓约,导致君臣猜忌不断,臣子一旦功高震主,便会被君王忌惮斩杀。”

    “因为在他们之前有司马懿这个前车之鉴。在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在世时,司马懿还算老实本分,可他很能活,硬生生熬过了这三位,终于等到机会夺了曹魏权力,给晋打下基础。”

    “后世有人认为李靖和李善长便是受了司马懿的害,李善长被洪武帝诛杀时已年过古稀,但依旧让洪武帝担心李善长还能活,万一等其死后,再效仿司马懿之旧事……”

    “李靖的下场比李善长好,因为他遇到的是大唐太宗皇帝,李靖确实战功赫赫、领军能力突出,但太宗皇帝同样擅领兵。”

    “在历史诸多皇帝中,大唐太宗的军事能力当称第一,因此他不怕有臣子功劳大。”

    这司马懿还真是作孽,要是没他那番作为,说不定李靖不会一生担惊受怕,李善长也不会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被洪武帝诛杀。

    蒙恬评价道:“司马懿背誓夺权,乃为祸之道,晋立国根基不正,必定社稷动荡。”

    李念笑道:“所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不讲忠义礼智信,因为在司马懿背誓言,司马昭令成济当街弑君后,就没有忠义。”

    这话让始皇三人一怔,这司马氏玩得够野,竟连当街弑君都干得出来,以此立国,晋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的朝代。

    “历史上有两次洛水之誓,第一次是光武帝刘秀为了招降朱鲔,指着洛水立誓不杀朱鲔,后来果真没杀。”

    “司马懿的所作所为更显得诸葛丞相忠义高洁。”

    “刘备在白帝城向丞相托孤时,曾对丞相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然终丞相一生,未曾逾越半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先帝托孤,让其可以自取却未自取,反而继续忠心耿耿为第二代君王效力,一个却背誓夺权。

    难怪后世帝王都希望有诸葛孔明一样的臣子!

    这样的大臣又有能力,又忠心,如何能不喜欢。

    李念继续道:“在《隆中对》之后,诸葛丞相拜刘备为主公,正式出山。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继位,当时的曹操已统一北方,率大军南下荆楚,准备将天下一统。”

    “听到曹操南下,刘琮遣使投降,丞相曾劝说皇叔在这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但皇叔不忍。”

    “他在荆州待了好几年,深受刘表关照,如何能在刘表刚死不久,便从其子手中夺取荆州?”

    “这也许确实是皇叔的一个机会,换作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妻曹,大概不会放过,然而皇叔放弃了,他道:‘吾不忍也。’”

    始皇三人听后唏嘘。

    始皇在心中暗想,如果换作是他身在刘备当时的环境下,是否会放弃这等机会?

    他很快得出了答案,他必定不会放过,刘备这般选择属实不是一个合格帝王该有的选择,但那句“吾不忍也。”却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qinshejishi/read/97/58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