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有秦卒为地方官吏时为害,处以重刑,通过严刑震慑,相当于打一棒子。
“治功爵治”则是给颗甜枣,秦卒们可以治理地方之功为上升阶梯,即秦卒将地方治理好,就有机会升更大的官,甚至入庙堂,为大秦重臣。
李念认为这一套操作下来,足够减少秦卒为官吏时危害地方,除非他们既不怕死,又不想往上爬。
始皇在竹简里还透露了一个他没告诉大秦诸公的办法:他要将诸公子分封于地方,通过考评诸公子对封地的治理情况,逼诱诸公子治理好地方。
‘这是将王绾的分封之法和秦卒为吏之法结合了起来啊!’
李念心道一声,他不难看出其中的目的:这是要锻炼诸公子治国理政能力,为日后海外分封做铺垫;以诸公子压制被任用在各地为官的秦卒,使其等不敢太过猖狂。
‘始皇这是听进去了我的话,想要开始锻炼诸位公子了。’
‘不知扶苏会被扔到哪个地方?不会是齐地桑海,小圣贤庄吧?胡亥会不会也被放出去?’
‘有没有一种可能,扶苏会被当作一个秦卒丢出去,让他到地方去施行他的仁政?’
李念越想越觉得扶苏会和其他秦公子不同,不会作为公子被始皇分封于地方,而是改名换姓,作为一不知名秦卒丢出去。
念头回转,对大秦诸公和始皇的办法是否切实有效,李念也不好判断。
因为这在历史没发生过,但总比直接放弃掌控这些地方要好。
使秦卒为吏还有一个缺点是可能会引起一些“贤才”的不满,认为秦卒出身卑鄙,学识浅薄,也配为官治理天下?
这个缺点李念刚想到,就被他否去,这怎么能叫缺点?该叫优点才对!
会生出这种想法的“贤才”会是什么人,要么是自视甚高的贵族,要么是读书读到自以为高他人一等的伪君子。
这些人仗着出身,仗着有机会读书识字,瞧不起底层民众。
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有,像某些大学生用歌词嘲讽农民工讨薪。
会产生这种想法,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阶级高于他人,天下该由他们这样的人治理。
而始皇以秦卒治理地方,明明白白踩了这些人的脸,更告诉世人一件事:
不一定非要贵族王侯,博学高士才可为官,你们也有机会!
变相改善了秦时的阶级封锁?
李念神情古怪,也对,封建帝王的确会出于维护他自身统治的目的优先考虑自己,但不等于他就一定会站在贵族那一边。
某些时候,出于利益的考虑,帝王甚至会限制贵族,利好平民。
除这些外,李念想不出这套以秦卒治理地方的计划有太多问题。
始皇将这方法送他观阅,是为了向他炫耀,还是提醒他,拼音、字典都该提上日程了?
毕竟他曾说过纸造出后,配合简体字、拼音和字典,能快速使人识字。
对使秦卒为吏之法,李念思来想去,补充了一条:可使制舆台宣传秦人和六国之民皆为华夏血脉,都是一家兄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