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朱标定政,朱棣废了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而且都做了分类与规划,显然是有备而来,要对大明整个体制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第一页就是税务改革,对全国赋额裁减,特别是江南地区,旧额每亩交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的,减十分之四;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的俱只征三斗;三斗五升以下征两斗。

    历史上老朱也是做过对江南地区的赋额裁减,但即便如此,比起其他省府,赋额仍然极重。朱标这次裁减比老朱的力度要大一倍,看来是决定轻徭役减赋税了。

    “我通过网络以及现实当中实地核查发现,父亲对于税务制度的制定是相当完美的,至少对于我大明初年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朱标见朱云峰正在看他的税务计划,就说道:“大明初年南方富庶北方贫瘠,因而北方赋税少,而丁役多。南方赋税多,丁役少。十分契合目前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想在这方面革新,却发现并没有革新的地方。因而只能在税务方向上下手。为此我制定了一些策略,比如这第一便是轻徭役减赋税,与民休息。”

    他继续说道:“二是全国无论贵贱、王公、勋贵、士绅、官员,俱要一体纳粮。三是减少南方官田数量,在北方开荒,准备推广红薯、玉米、土豆等作物。四是征收商税,五是加大监管力度,如淋尖踢斛、多收斛面者上下级一律承担责任,再改不知者不坐的说法,改为责任制度,只要出事,就得担责。六是取消儒学生员一切优待,徭役也要参加。”

    朱云峰认真地看着,发现朱标还是做了很多功课,微微点头道:“嗯,你这个方向是对的,老祖宗早期制定的政策确实是完美契合目前局势的策略,想要大幅度改动怕是不行,只能在细节之处动刀。”

    “但也就这几十年吧。”

    朱标叹道:“你说的没错,父亲的政策也就大明初期这几十年有用,到了老四的永乐时期,基本就成了祸害大明江山的策略,老四也是,真是蠢笨,见父亲的政策已有贻害的情况,为什么不改改呢?”

    啊?

    旁边朱棣一脸茫然。

    我是谁。

    我在哪?

    我怎么改?

    TM的。

    我都不是永乐大帝了,我改个毛哦。

    “也怪不到老四,他是造反当的皇帝,要是推翻了父亲的政策,那不是否认了自己的正统性吗?”

    朱云峰为朱棣说了句话。

    老朱在明初制定的税收制度其实是很合理的,这一点没得黑。

    南方富裕就多征收,北方贫穷就少征收。

    除了南方征收得过狠,比可持续竭泽而渔还狠,以至于早期年年定额的税都收不上来以外,其它倒没什么太大问题。

    他甚至为了防止下面官吏多收粮食搞贪腐,在这方面都细致入微。

    如在他制定的《明律·户律·多收税粮斛面》中就有:“踢斛淋尖,多收斛面者,杖一百”的规定。

    但没什么用。

    明初官员工资虽然比不上宋朝,也比不上唐朝,可维持基本生活是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算特别富裕。

    然而宝钞滥发,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