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在大明,刚下龙椅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种子和化肥,搞个五千公斤,足够他们种几千亩地试试水了,等走上正轨就没那么麻烦了。”

    朱云峰知道他的意思。

    给整个大明提供种子和化肥,那得多少袋?

    估计把他们县乃至市里的化肥和种子包圆了都不够,甚至湖南全省都不好说。

    那么多种子,即便送货上门,直接送到家门口,光靠他们三个人往地窖搬,得搬到猴年马月去?

    不过现在刚起步肯定不能直接就全国范围,而是先试种,看看效果。

    这两年朱云峰回家后,虽然自己不务农,却也有些了解。

    特别是之前做计划的时候,还在网上查了一下。

    一般玉米、水稻、红薯种子也就几斤重,种一亩地也基本就四五斤种子。

    根据他在某宝上搜的种子信息,常规水稻一亩需要15-20斤种,而杂交水稻则只需要4-5斤。

    玉米和红薯也差不多。

    肥料则不固定,要根据土壤和肥料养分供应来算,有的土壤养分差就相对要多一点,一亩地往往要二三十公斤各种肥料。

    有的土壤养分高,比如东北的黑土地,肥料需求就很少,可能每亩只有两三公斤,甚至一两公斤就行。

    考虑到大明的土地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化肥,首次使用肯定会大量增产,因此以杂交水稻、玉米、红薯来算,那么每亩需要4到5斤种子,5斤左右化肥应该就差不多。

    所以五千公斤种子和化肥,按一比一的比例,加之明代一亩地只有614平,基本上能种四五千亩地。

    他们三只需要把东西从屋外搬到地窖,距离拢共不到二十米,每趟就算只搬50斤,200趟就够了,三个人平均下来每个人66趟。

    累肯定累,但想想包里的唐三彩陶俑和黄金就觉得很充实。

    毕竟现在工地搬砖一天都得搬两三千斤才能领工钱,有的熟练工一天得搬上万斤,累死累活才两三百块钱,这不比搬砖强了万倍?

    “行吧。”

    季赫面露难色地应了下来。

    当公务猿是牛马,现在有发财机会了还是牛马,纯纯牛马。

    “先吃饭吧。”

    朱云峰指挥道:“赤赤,你先去做饭,我去换身衣服。”

    “好。”

    季赫点点头,下厨是他喜欢的事情,他来朱云峰家都是他做饭。

    “那我上去看电视剧。”

    朱棣见好像没他什么事,想起电视剧心里就痒痒。

    随后朱云峰提起装了黄金的背包跟朱棣就上了楼,明天他打算先下山去想办法出手一些黄金,换了钱再去考察一下看能不能搞个农业公司。

    不然光他们家的地也就七八亩,买那么多种子和化肥没道理。

    上楼换了身衣服,朱云峰把电脑打开。

    现在要查的事情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