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在向上走的时代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晚上的南京灯火通明。

    朱云峰在城里逛了一圈,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得整整齐齐,马路两边是一栋栋高楼大厦,绿化做得极好。

    甚至可以说以前就有大片的绿化,只是原来城里很多地方都是荒地,杂草丛生,树木灌木野蛮生长,毫无秩序。

    如今却是建起了路边花坛,免费的公园。两边人行道都种植了樟树、榕树,绿茵参天。

    秦淮河岸修筑了大理石河堤,河堤边每隔几米就有一株杨柳。

    晚风吹过,远方夕阳下落,河岸边人流穿梭,新建的路灯照明,把来往的人倒影出一张张剪影。

    “咔嚓咔嚓咔嚓!”

    许多人拿着傻瓜式相机在秦淮河岸拍照,男男女女自信开朗地行走。

    夜晚没有宵禁,路灯和整个城市的灯火通明让南京开始出现了夜生活,夜市和一些娱乐场所渐渐出现。

    背后远处秦淮画舫静静流淌,一盏盏灯笼挂在船头,山河在这个时候像是美成了一副画卷。

    朱云峰把车停下,眺望着远处风景绚烂的秦淮河,徐徐清风吹过,拂过他的面容,让他有种沉浸在小城岁月里的感觉。

    严格来说,以前的南京城真不算什么大城市。

    除了后世夫子庙那一带热闹点,是商业中心以外,其余地方可以说是鸟不拉屎,宛如一片荒地。

    但现在仅仅才过去不到两年,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设施愈发完善。

    工期加快的同时,新的现代生活也在慢慢侵蚀着古代社会。

    因为目前的城市住宅和商业区主要供应给大明的有钱人,可也并不代表大明的普通百姓就没有消费能力。

    南京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外郊区兴建起了大量工厂,如钢铁厂、纺织厂、煤炭厂等等。

    同时工厂、楼房、城建等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工人,到现在培养的工人已经超过二百万人,各类技术工种也非常多。

    这些工人成为了第一批大明的高收入打工人,朝廷拨下大量银元,今年还开始成立大明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给民间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

    有钱了就得消费。

    除了从现代进口大量普通生活用品以外,娱乐消费自然也少不了。

    正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朝廷目前正在循序渐进地禁青楼,不过禁止的是皮肉交易,一般的陪酒之类的并不禁止。

    结果就是古今结合,古代青楼发展成了现代商K的模样。

    吹拉弹唱样样都有。

    除此之外,手机、电脑、通讯也在慢慢进入大明百姓的生活。

    这两年大明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竟现代社会的科技送过来属于降维打击,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给予大明的是巨大冲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