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杀清军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看到清军的营寨布置还是很有讲究。

    当年鳌拜打仗确实勇猛,被誉为满洲第一巴图鲁。

    后来皇太极以“吴下阿蒙”的典故,让他多读书,特别是《三国演义》,要求他熟读。

    鳌拜于是听从皇太极的指示,认真读书,每天读《三国演义》,还真有成效。

    到顺治后期的时候,鳌拜已经成长为清廷大将,行军打仗已很有章法。

    他的营垒布置呈现一个三棱形,前营突出,包括整个前军都由绿营构成一个进攻形态的三角形。

    中营则呈现一个圆形,中间还有个校场,有大部队骑兵驻扎。

    后方则是呈现扇形。

    这个营寨布置很明显,前营方便进攻,中营更易防守,后营则进可攻退可守,顺便还能对前营和中营进行督战。

    三个大营盘由上百个小营盘构造而成,下方营垒星罗棋布,帐篷遮天蔽日不计其数,占据了方圆数平方公里范围,一眼看去茫茫帐篷的海洋。

    鳌拜这个时候正在后营。

    事实上大部分满汉蒙八旗的士兵都在后营,前营和中营只有汉八旗士兵以及极少数满蒙八旗军队控制着绿营将士。

    进攻的任务自然交给绿营,他们高贵的八旗子弟负责的是监督以及城破之后进城屠杀。

    这一点不管是扬州十日还是嘉定三屠,亦或者江阴八十一日等等数十次大小规模的屠杀战役里都是如此。

    几乎形成了一个惯例。

    此刻后方营寨还正有条不紊地在安营。

    鳌拜与他的文官幕僚团队察觉到明军的炮火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或许就是总攻的时候。

    “大人,朝廷又送来了公文。”

    营垒外,鳌拜与几个满族将领和赵廷臣等几个文官穿着雍容华贵的丝绸服饰正巡营。

    负责书吏的官员匆匆而来,呈上文书。

    “唔”

    鳌拜接过公文,抿着嘴长闷了口气。

    不用看他都知道里面写的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江南那边确实不是很太平。

    满清南下,抵抗最激烈的就是江南。

    扬州、嘉定、江阴这些地方先不论,其余金华、常熟、南昌、广州等等地方。

    几乎江南地区主要大城市都被满清屠戮过,与鞑子有血海深仇。

    因而在老朱的舆论攻势以及他们夺取了西南的背景下,江南百姓有了造反的底气,呈现出一种大爆发趋势。

    更何况郑成功听说了这事,与张煌言都觉得复明有望,于是也打算再挥师北上讨伐满清。

    如今满清在江南各地驻兵二十万左右,可江南暗流涌动,各地甚至已经隐隐有了袭击官府差役,乃至于各县衙很多差役逃跑或不作为的事情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