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离京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崇祯朝其实不缺有能力的大臣,也不缺敢于办事的大臣,缺的其实是皇帝无条件的信任以及有一个明确的治理方针。

    特别是皇帝的信任极为重要。

    不提袁崇焕这类有争议的事,也不提陈新甲这位背锅侠。

    单说军队方面。

    己巳之变中第一个赶到北京勤王的耿如杞,部下连续三天赶路没饭吃,士兵们哗变,崇祯把耿如杞拖出去砍了。

    甘肃巡抚梅之焕在勤王途中镇压了哗变,崇祯以他迟到为名把他抓起来免职。

    杨鹤跟崇祯说十几万两银子办不了招抚之事,崇祯强迫着让他办,招抚失败准备把他砍掉。

    卢象升奋勇杀敌,被高起潜坑死为国捐躯,崇祯怀疑他投降,让他曝尸荒野八十多天,并且两年不发抚恤。

    郑崇俭,领着贺人龙左良玉一帮子兵痞、军头硬是一路暴打张献忠,追着张献忠揍,崇祯以他害死了杨嗣昌为由把他杀掉。

    颜继祖,清军入寇山东时特别听指挥,杨嗣昌让他去哪去哪。五十天换了三个地方驻守,结果济南失守,被崇祯处死。

    要知道当时颜继祖奉杨嗣昌的命令驻扎在德州,离济南二百多里地,济南失守与他毫无关系,却落得这么个结局。

    换而言之。

    在明末当军队主将,你是听上面命令会死,不听命令也死,导致左良玉高杰等大批将领听调不听宣。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崇祯的能力简直是低得令人发指。

    如果朱由检敢背锅,敢信任大臣和军队将领,不会因为将领的一时失误就要人命。

    并且敢下大力气整饬江南,大力查处江南士绅们偷税漏税的问题。

    那么大明不会缺银子缺粮食,也不会缺敢战的军队。

    但崇祯却有诸多性格缺陷。

    多疑、喜欢推卸责任、刚愎自用不听劝、急于求成、看不透利益、极端轻率等等。

    这就导致许多有能力,想帮他办事的大臣,要么被他坑死,要么被他多次下狱,要么不敢再帮他做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等到崇祯末期,满朝都是无能之辈,已经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大臣。

    因而毋庸置疑,老朱对于崇祯的诸多操作非常不满,也是他大骂崇祯的主因。

    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崇祯的骚操作只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却不是大明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根由。

    大明的衰败不是崇祯造成的,他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个皇帝时期开始,大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

    甚至更远要追溯到正统、成化。

    崇祯只是没能力把它治理好,并不代表他是大明灭亡的直接推手。

    因为哪怕崇祯一直维持着江山不倒,没有改变现状的话,后续接手的皇帝想要让大明不灭亡,依旧十分困难。

    所以如果仅限于崇祯朝的话,那么崇祯的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