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复湖北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强大,又想拿湖南江西为根基,所以才敢在衡州与我们决战。”

    旁边吕大器也说道:“但李自成此人我深知其狡猾,潼关一战,我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能够把他轻松击败,恐怕以后又是场追堵。”

    “慢慢来吧。”

    老朱思索片刻,然后说道:“汤和。”

    “陛下。”

    “你明日就带三百人渡过长江,先收取承天府,再进逼襄阳。”

    “是。”

    “冯胜。”

    “在。”

    “你也带三百人北上,收取安陆。”

    “是。”

    “吕大器。”

    “陛下。”

    “你坐镇武昌,即刻恢复民生治理。”

    “是。”

    “速战速决,不要拖泥带水。”

    老朱下达指示道:“对付流寇,就得秋风扫落叶。李自成退回来后,肯定会把部队集结起来想下一步行动,我们就该迎头痛击,不让他有反应和逃跑的机会。”

    “是。”

    众人齐齐应是。

    虽说老朱开口就是三百人,搞得跟三十万大军一样。

    然而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怀疑五百人能不能对付李自成的几十万人马。

    弹药带够,别说五百人,就算一百人,光用自动步枪交织成火力网,都能把李自成的几十万人射成筛子。

    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武力是碾压级别的,所以五百人收复安陆承天二府,已经足够了。

    布置完任务之后,老朱这才开始接见湖北的地方官员。

    这其中有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也有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毕竟史料不可能把大明每一个官员都记得清清楚楚。

    能够记下的要么是级别比较高,或者力主抗清殉国,或者最后投降清朝,要么是有特殊贡献。

    比如其中甚至还有武昌生员程天一、白云寨长易道三这样的秀才和土匪头子。

    在国难之际,他们散尽家财,投身于明军中保家卫国。

    反观不少官员连个姓名都没有。

    朱云峰已经把整个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全找了,各种《明史》《永历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季北略》《崇祯长编》等等书籍几十本。

    其中甚至还有湖南湖北等地方县志、府志,记载了当地历任官员以及他们在明末亡国时期的表现。

    里面肯定也有记载不详,或者缺失错误的地方。

    但基本上大多数情况老朱都已经了解,包括目前湖北大大小小的官员情况,也了如指掌。

    因而面对那些清廉的官吏,力主抗击流寇和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