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点道理啊,其实明末和南明我也想去。就是现在也就开到了第七朝,应该是朱祁钰的景泰朝,第八个成化朝就开不动了。”
“为何?”
“估计跟永乐朝一样,因为石碑是在永乐朝送去的北京,在朱祁镇夺门之变复辟之后的天顺朝,我家老祖宗朱见浚才被封为吉王,带着一些宫里的东西去了长沙。”
朱云峰猜测道:“也就是说第八个朝石碑已经在长沙了,转移了空间节点,需要大量的能源继续输入才能轰开,应该是这样。”
洪武朝和建文朝的空间节点开得很快,应该是石碑固定在了那边,多年吸收空气当中电离子,所以空间节点本来就是打通的,只要能充电,给予传输能量就行。
但永乐朝和现在的洪熙朝石碑已经到了北京,空间节点转移了,那么以北京的石碑作为锚点重新定位坐标的话,自然需要更多的能量冲击才行。
嗯。
这么一想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那就先继续往下探就是,总有一天能到明末。”
朱元璋说道。
“好。”
“不过父亲,我觉得有个问题啊。”
小朱棣提出异议。
“什么问题?”
朱元璋问。
小朱棣说道:“高炽年轻的时候还见过父亲,可朱瞻基那小子根本不认识您,去了非常危险,怕是得带上高炽才行。”
朱元璋想了想道:“那就等手术后再去吧,这确实是个麻烦。若非如此,又何必一个一个地探?直接继续输入能源,去最后的地方便是了。”
这也是件麻烦事。
老朱一个个往下去,一来是解决这些朝代的问题。
比如建文朝削藩,老朱很生气他这么搞自己儿子,于是让大朱棣名正言顺。
永乐朝老朱棣这儿其实也谈不上有什么遗憾和问题,但也可以给点资源,指明一下发展方向。
朱高炽这边差不多,不过朱高炽作为仁宣之治的开端,治理国家一把好手,死得那么早着实有些可惜了,能帮忙续命就帮忙续一命,总归是自己孙子。
朱瞻基也是如此。
朱祁镇更不用多说,土木堡之变多少年的笑柄?
五十万大明精锐被几万瓦剌鞑靼暴揍。
老朱过去不揍死他才怪。
二来他要往后去,就少不得要得到后面那些皇帝认可。
如果没有前面皇帝背书,谁认识他啊?
虽说手中有AK,但那是最坏的结局,会被人家当成刺客。
到时候就得不断杀宫中的侍卫,不仅增加双方矛盾,还不一定能证明自己身份。
所以有的时候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