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未来世界一个个去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大明还不断从现代引入发电机组以及电弧炉,比传统炼钢方式效率快了很多倍,导致大明的钢铁产业初期不需要那么多产业工人。

    结果就是生产力提升得太快了,使得多余的劳动力来不及转型,社会治安成了问题。

    人一吃饱饭,又没活干,事儿就惹出来了。

    地方锦衣卫就得四处出动,解决这些麻烦,以此维护老朱家的统治稳定。

    朱标也被迫暂停继续引入电弧炉,而是打造传统转炉炼钢。

    虽然降低了效率,但工作岗位则是大大增多。

    百万槽工衣食所系这句话看上去轻飘飘,实际上背后不知道多少个家庭需要。

    所以有的时候用落后技术形成产业规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作为大明基石,老朱掌控着锦衣卫,就意味着如另外一把监管百官与百姓的利刃悬在他们头顶。

    老朱一天不退位,那握着这把剑的人就一天在盯着他们。

    因而老朱在位比不在位更有利于震慑贪官污吏,以及地方可能会迅速出现的黑恶势力。

    毕竟后世我国扫黑除恶,除了特殊时期,如果没弄出人命,最多最多首恶死刑,其余从犯是根据犯的过错来定罪,还谈不上都杀的地步。

    但老朱可不管你这些。

    要是在大明组织黑恶势力,勾结地方官府、豪强欺压百姓,别说参与人员,连家属都不一定保得住。

    在这种情况下,老朱不退位,就起到的是定海神针的作用,威望与号召力惊人。

    此刻书房内,老朱快速批阅着发上来的折子。

    这些基本上都是地方锦衣卫、大理寺以及当地官府衙门审核过的,上级部门也确认过。

    其中或许存在极少数冤假错案,但大部分判决肯定没什么问题。

    大理寺、督察院以及锦衣卫都已经审查过,差不多就是老朱一签字,就有很多人被砍掉脑袋。

    正在这个时候,朱标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些公文,来到朱元璋身边说道:“父亲。”

    “嗯。”

    朱元璋点点头,放下手中的毛笔道:“怎么了?”

    “这是去年的统计数据。”

    朱标把公文放下来道:“各部完成了前年我交代的规划内容及数据统计,今天交上来了,拿给父亲看看。”

    “哦?”

    朱元璋接过来开始翻看起来。

    古代社会其实就有数据统计,起源于秦朝,发扬于汉朝。

    在汉代基层统计人员叫计吏,各州府负责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官吏叫上计掾。

    司马懿和邓艾未发迹之前,都做过这个职务。

    到了宋朝时期,甚至专门设立过类似于后世统计部这样的部门,名字叫总计局,只是三司也有统计职能,职能相叠于是仅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