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东进!东进!东进!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而除了青霉素开始量产制取以外,其余各项科技发展以及工业化也在有序进行。

    太子朱标于金陵城东南,原皇庄位置,设立南京工业园区,除了留守部分军队以外,兵工厂转移至东郊钟山脚下。

    这里大概是后世南京灵谷寺一带,此时人迹罕至,是一片荒芜之所。

    工业园区设立钢铁厂、发电厂、造币厂、化工厂、水泥厂、制造工厂以及一些研发制造机构,用于打造目前所需的火车蒸汽机车头。

    研发蒸汽火车,是大明现在的主要任务之一。

    至于拿蒸汽机开工厂则没必要。

    因为电动力比蒸汽动力效率得多,且从现代弄来的技术也非常成熟,根本不需要再重头来过。

    再加上以电弧炉炼钢,抛弃了传统转炉炼钢,炼钢效率也快,实在不用再拿老式的蒸汽机做纺织、冶炼、加工等工作。

    纺织有电纺纱机、电针织机、电印染机以及电染色机,直接从现代购置设备来就行。

    冶炼则用高炉炼铁和电弧炉,朱云峰购置了一些高炉除尘器,高炉鼓风机,高炉热风炉等设备,都是电力产品,跟蒸汽机也没什么关系。

    加工更不用多说。

    所以目前大明的科技属于跳跃式进步,除了火车动力用蒸汽机以外,其余动力都是电动。

    三月份,朱标下令,在苏州、常州、杭州、南昌等多地设立新式教育学堂,教授数理化知识,并且提倡科学发展观。

    在教育出版方面,他从现代购入大量的打字复印机,令一些学者以现代中小学课本为蓝本,编纂属于大明自己的教科书,在南方几个大城市推广。

    倒不是大明没有全国推广的能力。

    事实上这两年粮食产量太丰厚了,粮价跌得不行,朝廷大量低价收购粮食,在粮食存储方面大明非常多。

    再加上大明已经有自己生产银币的能力,有钱有粮的情况下,能做很多事情。

    但考虑到大明目前的教育状况,国内95%以上的人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就算招到了学生还得先从认字开始,自然就不存在往全国推广的可能。

    而浙江与江西从宋朝开始,就是读书人聚集地,也是后来江浙士绅的主要诞生地,识字率非常高,民间至少在20%以上。

    所以先在这边推广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等以后读书人多起来,再马不停蹄开展扫盲运动,提高识字率,才能够大幅度提升国民教育水平。

    至于如何吸引读书人进行现代化教育也简单,把这项硬性规定纳入科举就行。

    朱标研究过很多现代国家的改革,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清朝的洋务运动,以及西方革命等等,他在其中最大的认识就是观念认识。

    要先改变国民的观念,才能改变人的思想,从而影响时代的进步。

    在古人传统观念当中,读书确实改变命运。

    但读的不是数理化,而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传统的儒家四书五经。

    朱标自己就读这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