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搞了一台一扭就能走的小电驴,朱标和朱棣他们也有自己的电动车。
还弄了一些自行车给小皇子们。
老朱五十多岁了,开两轮电动车不安全,于是就搞了一些电动三轮车。
这玩意儿在县城和农村让汽车车主很讨厌,一来占地比摩托车和电动车宽,二来没什么动静,驾驶的都是老年人,稍不注意就碰到。
但在大明。
连自行车都才几辆,更别说汽车,那自然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骑上三轮车,马皇后坐在副驾驶。
身后数十名背着拉栓式步枪的士兵也骑上三轮车,货斗里再蹲个五六人,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庄而去。
此时皇庄的道路再次有了大变化。
原来是夯土路面,年初季赫搞了大量水泥粉过来,直接修成了一条大概一个半车道的水泥路,跟村道差不多。
虽然没弄钢筋,但又不是后八轮大卡车,普通电三轮足够了。
正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农历3月,晚春临近初夏,金灿灿的阳光洒落下来,令人刺眼而又感到一丝丝燥热。
朱元璋和马皇后这两个50多岁的老头老太戴着草帽,像两个老农夫妇一般,摇摇晃晃地驶向皇庄。
两侧农田郁郁葱葱,绿色的水稻随风摇摆,田里偶尔溅起水花,稻花田鱼四处游动,青蛙的叫声熙熙攘攘。
三轮车驶入皇庄,皇庄也变化很大。
最早朱标迁来农户为皇庄耕地的时候,先造了一批棚户区让农户有个栖息之所,后来建造了一批夯土木制房屋。
一排排木制房屋耸立在远处的农田边上,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村落的规模。
“陛下。”
皇庄的负责人过来向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点点头,下了车,带着马皇后来到了田边棚子下。
远处秦淮河徐徐流淌,周围田间道路绿荫遮天,有农夫扛着锄头牵着牛从田里往村子的方向而去。
从宫里带出来的御厨已经去后面忙活。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一些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就端了上来。
老朱还是很简朴,虽然现在有钱了,发达了,但却深知如今大明物资还是匮乏,最多就是有粮食。
其余鸡鸭鱼猪牛羊之类依旧很缺乏,哪怕朱云峰搞了很多种猪过来,照着朱云峰那边的养殖场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养出那么多牲畜。
所以里面唯一的一盘肉菜,还是早上宫里太监在宫外采买的一条秦淮河草鱼。
正在这个时候,远处季赫骑着小电驴过来了。
“老祖宗,太奶。”
季赫边把车停好边笑着打招呼。
朱元璋笑道:“小季,来得正好,陪我吃饭。”
“那我就不客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