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朱棣拿出手机,给他看了B站上几个子弹生产线视频。
其实子弹并不难造,就三个部件,一个底火,一个弹头和弹壳,算上发射药和起爆药,总共也就五样东西。
其余底火砧、导火孔、环形槽、弹底缘、弹壳口部都属于弹壳设计,造出标准模具件就行。
如此把底火和弹头弹壳组装在一起,就算是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但朱棣用的方式属于二战时期的子弹生产方式,用机器先批量造弹头弹壳,再人工装发射药与引爆药,完成子弹制造。
而视频里的直接就是现代国家的军工厂制造方式,全自动化,把铜板放进特殊机器里,通过自动化带卷入冲压机下,一压就是几十颗弹壳,一秒能压一次。
接着流水线一路过去,上面放弹头,下面装底火,一系列流程下来,每秒钟能够给子弹箱装填二十发弹药。
而且底火的生产线也是如此,全都是自动化作业,都不需要有几个工人。
看完了视频,朱云峰算是明白了什么情况。
严格来说,朱棣的操作方式都属于手搓,不管是枪还是子弹,生产力非常有限,完全达不到流水线能力。
枪械的话,哪怕同时有三台冲压机工作,一周也就造个几十把,子弹一周造个二三十万发。
而且还得分开造。
因为机器就这几台,第一周造几十把枪,第二周造几十万发子弹。如此交替,一个月下来,枪械百来把,子弹四五十万不到。
一年下来也只能武装一支一千多人的小部队。
并且虽然通过模具已经进行标准生产,可如果最初的模具设计没过关,那还得重新设计。
直到设计出与子弹完美的冲压件才能进行精准制造。
现代化自动流水线就不一样了,是有专门的机器生产枪械和子弹,造出来的每一把枪和子弹都一模一样,而且速度非常快。
难怪后世印度无法自主生产子弹,或者说无法生产国际标准的子弹,原来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啊。
“看明白了没?”
朱棣问。
“看明白了。”
朱云峰摸着下巴道:“你是说得要军工机器?”
“对!”
朱棣连连点头道:“我在网上查过了,这叫非标生产线,你能弄到不?”
“那可太刑了,你是嫌我牢饭吃得不够是吧?”
朱云峰翻起了白眼。
TM的。
那种专门生产枪械和子弹的机器在国外百分百能买到。
比如说老美那,人家都合法私营,买这种造子弹的机器,只要你有钱,弄到营业执照,随随便便就能搞。
但在我国嘛。
那是标准的牢底坐穿。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