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如此,法国和俄国向罗马尼亚开出了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条件,希望罗马尼亚能够加入协约国,共同应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威胁。
从地图上也能看出,如果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还是很有帮助的。
罗马尼亚与塞尔维亚相邻,这也代表着俄国和法国的物资可以通过罗马尼亚运往塞尔维亚,帮助塞尔维亚更好地抵抗奥匈帝国的入侵。
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也可以连成一条线,再加上凑数的黑山,形成一道坚固的抵抗奥匈帝国南下的防御阵线,确保这条线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不会遭到同盟国势力的入侵。
虽然法国和俄国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但罗马尼亚并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光明正大的加入协约国当中,这么做会让罗马尼亚将保加利亚完全得罪死,也会给罗马尼亚招来更多更强大的敌人。
招揽罗马尼亚不成对法俄协约来说是一个坏消息,但好在罗马尼亚也没有表达出明确的拒绝加入协约国的态度,他们只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就站队,而是希望在局势更加明朗的时刻谨慎的选择更强大的一方。
毕竟罗马尼亚王室也是有德国血统的,罗马尼亚和德国也是有着秘密盟约的。对于罗马尼亚来说,他们还真的能灵活站队,在战争中选择最强大的那一方,确保自己始终是胜利者。
拉拢罗马尼亚不成,法俄协约又将目光放到了其他国家的身上,比如在地中海非常有威望的西班牙。
说起来,协约国对西班牙的拉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目前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
西班牙和法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条约,加强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又弥补了因为北非殖民地竞争而产生的裂隙。
再加上西班牙过早吞并摩洛哥,导致摩洛哥危机并没有爆发,这也让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还算正常,至少没有恶化的趋势。
但和罗马尼亚一样,西班牙也并不愿意在此时站队。西班牙王室同样具备意大利血统,再加上自身拥有极其强大的实力,不管加入到哪一方,都能得到某个军事集团的强烈欢迎。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是完全不着急的。卡洛希望世界大战打得更激烈,西班牙在最关键的时候下场,既能避免战争前期的巨大伤亡,也能在战争前期赚取足够的收入,从而应对加入战争后的巨额军费开支。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明确的加入法俄协约当中,但法国政府与西班牙签订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再度减少了双方边境的兵力。
西班牙和法国承诺加强各自的经济合作,其中也包括法国和西班牙在西地中海的合作等等。
作为除了英国之外最强大的两个殖民国家,西班牙和法国的本土以及殖民地加起来,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地中海海岸线。
法国和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加起来,可是完全不逊色英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西地中海,也就是马耳他岛以西的地中海区域,英国在这里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
目前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已经龟缩到马耳他岛以东,而且主要靠着苏伊士运河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除了希腊这个站队比较明确的支持者之外,英国在地中海区域还真的没什么态度鲜明的盟友,从这方面也能看出目前欧洲局势与原本历史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竞争更加激烈的原因。
法俄协约在拉拢西班牙,德奥同盟实际上也在拉拢英国。
德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拉拢西班牙,但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还是那句话,西班牙并不愿意过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