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防线崩盘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如果说洛兹尼察是在贝尔格莱德以西的话,那么瓦列沃已经位于贝尔格莱德的南方了。

    更重要的是,瓦列沃所在的地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往北就是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往南是塞维亚的重镇乌日采,再往南则是边境城市普里博伊。

    就算不能通过瓦列沃向北攻克贝尔格莱德,奥匈帝国的军队仍然可以向南占领塞尔维亚的西部边境。

    只要西部边境全面沦陷,贝尔格莱德是否被攻破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没有了西部边境的守护,塞尔维亚这小小的国土面积将会任由奥匈帝国军队驰骋。

    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边境主要是德里纳河作为分界,塞尔维亚军队也主要靠着这条河流来防守。

    洛兹尼察被攻陷,相当于这条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后续奥匈帝国的军队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这个缺口进入,跨过河流肆无忌惮的进攻塞尔维亚的土地。

    因为清楚西部边境的重要性,在洛兹尼察被攻克之后,塞尔维亚重新抽掉了接近2万人的兵力,计划从奥匈帝国的手中夺回这座边境重镇。

    好巧不巧,此时的奥匈帝国正打算从洛兹尼察出发,向东南方向进攻塞尔维亚的瓦列沃。

    这支重整旗鼓的塞尔维亚军队碰到了整装待发的奥匈帝国军队,进攻方的塞尔维亚军队拥有3.5万人,防守方的奥匈帝国军队拥有5万人。

    从军队数量方面就能看出谁具备极大的优势。此时距离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时间,奥匈帝国从西班牙和意大利获取了大批武器装备的补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步枪和火炮被运输到了南部战场。

    塞尔维亚幸运地成为了西班牙武器的受害者。

    在双方遭遇的第一时间,各自的指挥官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欧洲军队的碰撞是武器之间的较量,同样也是后勤补给之间的较量。

    奥匈帝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有自己生产的,也有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支援来的武器装备。

    只不过自己生产的以及德国支援的都用在了波兰战场,意大利和西班牙支援的武器装备因为距离更近的原因,被用在了塞尔维亚战场。

    因为进攻塞尔维亚是奥匈帝国军队的重要计划之一,因此对于进攻军队的武器装备,奥匈帝国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

    这5万人的军队全部装备着更加先进的步枪,其中就包括奥匈帝国从西班牙购买的马克沁M1884式步枪。

    因为这支步枪参考了西班牙以前的制式步枪,因此在使用方面也是可以贯通的。

    奥匈帝国的士兵拿着这样的步枪,很快就让塞尔维亚的军队感受到了什么叫火力压制。

    塞尔维亚作为刚刚从奥斯曼帝国独立不久的国家,他们是没有太过发达的工业和经济基础的。

    这就导致塞尔维亚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多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出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俄国和英国了。

    因为奥匈帝国占领了波黑地区的原因,导致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关系急转直下。

    这也是塞尔维亚会购买俄国和英国武器装备的原因,他们是需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军队来防备奥匈帝国的。

    因为同属斯拉夫人的原因,塞尔维亚最终投靠了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guojueqi0xibanya/read/97/55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