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执行这次轰炸任务,美军对B-25‘米切尔’轰炸机进行了极限改装。
他们拆除了机尾炮塔和部分通讯设备,最大限度减轻重量。同时在弹舱内加装副油箱,以延长航程。
飞行员们更是经历了数月严苛训练,在陆地上模拟航母甲板的短距离跑道,一次次练习满载状态下起飞。
由于轰炸机不具备在甲板上降落的条件,按照原计划,他们在完成对东京的轰炸后,只能一路向西,飞往华国境内的机场降落。
因此每个人都清楚,这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飞行”。
可现在因遭遇日军的巡逻船,整个舰队都面临着暴露的风险,不得不提前起飞。
这比预定的起飞点提前了三百海里,不仅让本就紧张的燃油更加短缺,还打乱了所有后续安排。
原定是黄昏起飞,这样机组能在夜间轰炸东京,既可以借助夜色隐蔽自身,降低被日军防空火力击中的概率,还能借助地面大火作为归航参考。
而现在起飞,不仅没有夜间掩护,还得多飞三百多海里,生还的概率近乎为零。
此时出击和自杀没什么区别,所谓的‘B’计划,实则是没有计划,向死而生,是他们唯一的信条。
甲板上,海风凛冽。
杜立特中校站在队列前,目光逐一扫过这些即将与他一同赴死的飞行员。
“我最后问一次,”他的声音穿透海风,“有人要退出吗?现在还不晚。”
80 名飞行员无一人退缩,回应他的,只有沉默而坚定的目光。
仿佛他们即将踏上的不是一条不归路,而是一场荣誉之旅。
杜立特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伙计们。就这么着,一起出发吧,让东京的混蛋尝尝我们的怒火!”
随即,他的语气转为严肃:“记住,千万不要尝试飞往苏联。牢牢记住我教你们的那几句中国话——”
他放慢语速,一字一句道,“‘我是美国人’、‘我打日本人’。“
此时,苏联与日本签有中立条约,一旦落入苏联境内,极可能被引渡给日军,结局不言而喻。
语毕,杜立特毅然转身,第一个钻入领航机的驾驶舱。
“大黄蜂”号航母迅速调整航向,以最高速迎风疾驰,为轰炸机起飞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在地勤人员撤走轮挡后,杜立特深吸一口气,将油门推满,轰炸机开始在甲板上笨重地加速。
他紧握操纵杆,双眼直视前方。就在飞机冲出甲板边缘,机头猛地向下一沉的瞬间,用尽全身力气猛拉操纵杆!
机身剧烈抖动,在失速的边缘挣扎了一下,几乎要触碰到下方翻涌的浪花。随即昂起头,贴着海面成功地爬升起来!
甲板上爆发出短暂的欢呼,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一架接一架的轰炸机依次冲破甲板的束缚,咆哮着升空。
它们在杜立特的领航下,朝着日本本土的方向飞去,很快便消失在天际线上。
威廉中将站在舰桥上,凝视着轰炸机群消失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