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云扯了扯被汗水浸湿的衣领,语气中带着疑惑与惊喜。
顾志雄正站在沙盘前,闻言转过身,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
他端起桌上的茶缸,仰头猛灌了几口凉茶,随即重重地将茶缸顿在桌面上,发出“哐”一声闷响。
“这些,可不是白来的,都是花钱买的!”
姜云闻言一愣:“买的……?”
顾志雄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疑问,“多的你就不要问了,把美械挑出来,给补充给你的加强旅。”
姜云在102师扩编成军后,他的加强团也升为加强旅了。
他连忙敬了个军礼:“谢谢军座!”
顾志雄重新回到沙盘前,语气转为凝重:“这些英国佬终于开放防区了,你要随时准备作战的准备!”
“是!”
尽管英方早与山城签署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但出于殖民者的猜忌和“引狼入室”的担忧。
他们对华国军队入境始终态度消极,甚至刻意拖延开放入境通道和明确防区划分,导致远征军主力无法同步入缅,只能在中缅边境待命。
现在仰光失陷,英军自身难保,才不得不将东线部分防务交由远征军负责,他们自己则打算退守西线的仁安羌油田区域。
海鸥将军的200师因为是机械化师,作为先锋已率先开赴同古布防,第五军主力随后跟进。
第六军将接手东部英军的防线,抵御可能从泰国方向北犯的日军。
而第六十六军以及顾志雄的新编第八军,则负责后方机动和侧翼掩护,既要保护远征军的后路,也要做好随时驰援前线的准备。
中缅边境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
十几万大军及装备物资,根本无法迅速展开,只能分批依次入缅。
顾志雄虽然对山城政府内部的许多倾轧和腐败行为深恶痛绝,但他对第五军,尤其是对杜光亭军长和戴安澜将军这样的抗日名将,是发自内心敬重的。
他率领的新八军,由于提前数月就在滇缅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他比谁都清楚,这里的作战环境有多恶劣。
就在这时,副官柳云龙快速来到顾志雄身边,压低声音道:“军座,沪市密电。”
一听是沪市的电文,顾志雄精神一振,对姜云道:“你先去熟悉新装备,随时待命。”
姜云会意,敬了个礼,转身快步离去。
待指挥部内只剩两人,顾志雄才从柳云龙手中接过电文,仔细阅读。
电文显示,林致远从沪市打探到,日军极有可能奇袭南阳火车站和同古机场,切断200师与后方第五军主力的地面联系,使深入同古的200师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
林致远希望他可以去找第六十六军第38师的师长孙抚民,说动他提前向同古方向靠拢,至少做好随时驰援接应的准备。
六十六军是山城为换装美械而新成立的部队,孙抚民率领的38师前身是宋文的税警总团,因此也是美械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