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位老人对视一眼,老郑头把烟杆在桌腿上磕了磕,沉声道:“上海的黑市多了去了,街角巷尾的临时摊点,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不是圈内人根本摸不着门,进去了也容易被坑。”
他顿了顿,往李海波那边凑了凑,“但真要说固定的,有那么几个,都是背后有大势力撑着的。”
“早先最大的黑市在老县城边的十六铺码头,三教九流都往那儿钻。”老瞎子接过话头,指尖在棋盘上划着圈,“大黑市有大黑市的好处,一是东西全,小到西药,大到军火,只要你出得起价,基本都能寻着。
二是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青帮、商会,甚至有些租界里的洋人都在里头插了手,谁也不敢一家独大,交易时反倒规矩些,不容易出黑吃黑的事。”
“可惜啊,”老郑头叹了口气,点上烟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眯起眼,“前阵子被鬼子盯上了,连着抄了三次,现在搬到徐家汇去了。
那边靠着法租界,鬼子的手伸不太过去,还算安稳。
听说现在连有些日本人手里流出来的东西——像什么军用罐头、西洋药,在那儿都能交易到。”
李海波抬头问:“我自己去,能摸到地方吗?”
老郑头磕了磕烟杆里的灰,笃定道:“让水根带你去吧。他有个朋友叫刘三,是那儿的地头蛇,专做牙子生意,三教九流都熟,你要啥物件,他眨眨眼就能给你寻来,还能压价。”
“那敢情好。”李海波松了口气,“那就麻烦水根哥晚上带我走一趟?”
“这有啥麻烦的。”老郑头扬声朝后院喊,“水根!晚上跟你波哥跑趟徐家汇!”
后院传来水根含混的应和声,夹杂着婴儿的哭闹,倒显得格外鲜活。
熊奎在一旁听得心痒,瓮声瓮气地凑过来:“波哥,我也陪你去。
那地方三教九流扎堆,保不齐有不长眼的,我这身板往边上一站,好歹能挡挡事,多份保险。”
李海波被点头应下:“行,那就一起。”
老郑头又猛吸了口烟,烟圈从鼻孔里钻出来,沉声道:“徐家汇那片水深得很,表面上是摊贩扎堆,暗地里藏着不少鬼子的眼线,穿得跟普通百姓没两样,就盯着生面孔。
还有些地痞流氓,专挑外来人敲竹杠,你要是多嘴问一句价,他们能缠得你脱不开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