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七月既然选择了用出题筛选的方式来发送邀请函,自然得有效果。
能看到七月后台决策过程的郑希文很感慨。
在规定时间内仅有五百七十三位数学家是靠解决这个问题才拿到邀请码的。
当然五百多位数学家是否独立解决问题还存疑,
毕竟这属于开卷考试,还没有监考老师的。
很多数学家之间本就有着极多交流。虽然鉴于规则,可能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但将关键步骤的思路以讨论的形式说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郑希文还知道,另外还有七百多位数学家大概是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这个统计数字是组委会那边的数据。
因为大概就有这么多数学家直接打电话到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这边来询问他们明明已经解开了题目,并按照提示给谜底邮箱发了邮件,却没有回复。
说实话,如何安抚这些题目做错的数学家也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
尤其是当这些数学家有着一种蜜汁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可能错的时候。
好在这种事情就不需要郑希文负责了。
这么多年了,研究中心这边负责处理这方面问题的老师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这时候也显出人情世故的好处了。
那些一直坚持自己肯定是对的,就算错了也是题目有问题的人,只要听到这边报出几个已经解题成功,并收到邀请函的数学家名字,大都会偃旗息鼓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拥有数学家这个头衔的人,跟蠢绝对沾不上边,最怕的还是有些人聪明得过头了。
总之不管如何,这次临时决定的报告会还是按时准备好了。
虽然时间紧张了些,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乔喻这种突然就要宣布大事件的节奏。
所以一切都是有条不素的进行着。
更别提这些年燕北跟华清经常会有大数学家造访。
乔喻不太喜欢出门,就总会有人主动找上门交流。
来的多了,这些数学家的脾性大家也都差不多了解了。
接待方面自然不会出什么大纰漏。
甚至郑希文觉得这些数学家最好不要有什么怨念。
虽然乔喻决定办这次报告会的决定非常草率,但郑希文依然觉得这将是数学界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数学报告会没有之一。
甚至重要程度超过了四年一次的数学家大会。绝对值得这个世界的人们铭记几百年。
甚至只要认为文明还在延续,就不应该也肯定不会忘记这次报告会。
他虽然不懂数学,但他懂人。
旁听这么多次乔喻跟田言真的对话之后,他大概能理解创造七月的数学基础对于这个世界有大的影响。
可以说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都在这次报告会里。
所以人只要能来这里,都是非常幸运的。他们将亲眼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