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模拟计算联盟的会员公司,要么正在想办法申请加入联盟。
是的,虽然华夏网络上许多人在闹腾,觉得量子模拟计算联盟就是在劳民伤财的项目。
但对于那些能进场吃蛋糕的公司而言,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可比普通人要高效的多。
更别提量子模拟联盟可是由四十多家公司组成,研发进度想完全保密本就很难。
即便是对第一代的量子模拟计算机盈利能力还不好判断,但流传出的一些科研方面的进步,尤其是那些联盟内部公司申请的一系列专利,却能判断出未来风向标在哪。
毕竟大家都很清楚,量子模拟计算联盟可跟那些初创的小公司不一样。
只要能做出东西来,就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能有属于自家的完整产品生产线,这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或者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关乎于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碰撞之下,谁能笑到最后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在华夏发展,还大肆采购对面的产品,那大概率就是自绝与未来。
没办法,自从对面率先违反规则开始逆全球化开始,体量如此大的公司所涉及到的商业运作早就已经不止是单纯的商业问题。
如果华夏这边真没研究出任何成果也就罢了。但看着那些国外的高科技公司乖乖的把自家科研人往华夏送,这个时候还放下身段主动凑过去挨宰……
暂时或许没人会说什么,但如果未来量子模拟技术真的成了,那他们大概率也跟这项技术无缘了。
这种情况下,英伟达无限制的产品在华夏的状况就是叫好不叫座。
只看网上的说法,似乎能感觉到撤销限制之后英伟达在华夏的销量。但英伟达毕竟是上市公司,每季度都是要出财报的。
等到财报一出来,当投资者发现禁令撤销之后,在华夏业务增长远不如预期的时候,好不容易涨起来的哪一点股价自然又开始跌了回去。
这不止是对于英伟达的打击,更是对于西大所有正在观望情况的高科技公司集体的巨大打击。
以前华夏求而不得的东西,现在华夏不稀罕了。
于是很自然的,各大公司派遣到华夏这边学习的科学家们,压力就变大了。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每月问下情况,到后来发展成每周,再到之后甚至每天都有不同的高管打来电话……
抗压能力强一些的还好,稍微差一些的,是真很难承受。随之就是不满。
毕竟当初公司签的合同,他们来华夏是学习相关理论的。乔喻模态空间本就是个很复杂的理论体系,这玩意如果能按天有进步,那真就是神仙了。
这种情况下矛盾也随之而来。
正如乔喻构想中那样,其中许多打算潜心学习相关理论的科学家在没有后顾之忧后,便很干脆的从原公司辞职了。
当然这里的没有后顾之忧主要是得通过燕北大学这边的审核。这也让西大那些高科技公司更为尴尬了。
偏偏合作还不能停。毕竟他们得到的反馈是华夏这边的教学的确是挺认真的。
从理论开始学习慢是慢了点,但这却是未来他们能后来居上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