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合作吗?”
“那好像取决于跟他合作有没有不可取代的好处。”
“不可取代的好处?怎么可能!这个课题除了咱们,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
“是没有你,跟我无关。”
乔曦看了乔喻一眼,然后淡定的反问道:“所以既然他不是不可取代的,为什么要同意跟他合作?”
“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这么冷静?你还说我荷尔蒙不会分泌了,我看你才是。”
“呵……我今年34了,荷尔蒙本来就不分泌了,这不奇怪。倒是你,我非常怀疑你以后会不会像个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
“你都不像个正常人,自然就不能要求我像个正常人了,对吧?”
“好像……也有道理。那随你。算了,快睡吧。”
“嗯……”
……
第二天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多少,甚至主动找乔喻攀谈的人更多了。
毫无疑问,乔喻成了这次会议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没有之一。
力压一众院士们。
当然,这本就是一件很客观的事情。这其实已经跟《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没太大关系了。
如果换了个人,论文能被好几位菲尔兹奖大佬公开正面评价,必然也能享受这种待遇。
其实一直以来,起码在理论数学界,华夏的数学家是不够自信的。
一方面是各类数学世界级大奖,华夏本土获奖者很少。比如菲尔兹奖、阿贝尔这类顶尖的数学奖项,没有华人只有华裔。
乔喻的导师田言真倒是拿到过沃尔夫奖,但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哈佛跟普林斯顿时做出的。
所以真要说起数学理论来,国内还真挺不直腰杆。这也是许多高校都只认国外期刊的原因。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华夏是数学大国,但非数学强国。
很无奈,也很真实,也颇为尴尬。
这次乔喻被一众国际上的学术大佬追捧,而且他还没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可以说跟这些大佬不可能建立起友情。
消息传回国内,自然就更让一众教授觉得未来可期,期待合作自然就成了主流思想。
陶轩之、德里尼、怀尔斯等等这些大佬都觉得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是本世纪数学里程碑的发现,国内谁还好意思质疑?
当然,这也直接让一些教授进退两难。
也是在会议的这四天,张元翎主动找到了田言真,把田言真请到了茶室里。
“田教授,这次我可真是里外都不是人了。”
简单的寒暄之后,张元翎苦笑着说道。
田言真笑了笑,没搭话。
他当然知道张元翎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当时乔喻听到质疑后,直接主动撤回了项目申请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