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刷了几个评论,就关了微博。主要是没啥意思。
有建设性的观点并不多。
当然这主要是怪这次会议稍微有点高端了。不懂行的人不知道在这样的会议上做开场报告有多牛,懂行的人不知道从哪个角度黑。
虽然乔喻的老师是田言真,还跟袁正心关系明显不一般,两位都是真正说话有用的院士中的大佬级人物。但这次大会不管是田言真还是袁正心,可都没在组委会任职。
更别提这两位的影响力主要还是在华夏。
光是七点新闻里第一排,给了画面的就有五位菲奖大佬。
还有彼得·舒尔茨这种被誉为西方数学天才的人物在,光靠田言真跟袁正心的面子,可请不来这么多人捧场。
更别提但凡了解过朗兰兹纲领的都知道,这东西有多抽象。别说普通人了,就是一般数学家都不会去贸然选择这个方向。
罗伯特·朗兰兹本人自不必说。
皮埃尔·德里尼研究朗兰兹纲领的一部分,即证明了魏尔猜想的一部分而获得了菲尔兹奖,他恰好就是坐在台下听乔喻报告的菲奖大佬之一。
洛朗·拉福格,因为在朗兰兹对应方面的贡献,尤其是朗兰兹高维对应的贡献拿了菲尔兹奖。
理察·泰勒,在模形式和伽罗瓦表示的领域内的研究有目共睹,同样也是数学界大佬之一,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随后去了史丹福大学。
这样的数学家还有一些,比如彼得·舒尔茨、爱德华·弗伦克尔、麦可·哈斯、丹尼斯...研究这玩意的数学家现在大都是数学最前沿的大佬。
这个研究方向本就是在挑战人类智力的巅峰。
许多数学家都寄希望于这方面研究的突破来解决许多现在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比如著名的黎曼猜想。
还是那句话,为数学基础研究提供新思想、框架跟工具的研究从来都是最难的。
这就跟创造工具要远比使用工具更难是一个意思。
这些数学大佬们证明出的定理,后来者可以直接使用。而不是把那些繁琐的过程再证明一遍。
所以第一批关注乔喻的那些粉丝,大概是真找不出任何东西来黑乔喻。
毕竟数学这玩意儿是讲究一个基本法的,想黑可以,但首先要懂。如果狗屁不懂,就去硬黑...很容易会引发群嘲。
这就导致想在专业知识上去黑某位数学家,门槛极高。除非是内部撕逼,否则真就很难。
当然这同时也是数学很难在大众中间产生共鸣的原因。
不过乔喻关了微博之后,关于他在七点新闻上露脸这条消息还是很快上了热搜。
因为这其实跟数学无关,只跟少年天才四个字有关。
以前也有少年天才被官媒认证的情况,但毕竟大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这次不一样,是七点新闻,华夏最严肃的新闻节目。
主持人播报的任何一条新闻都要经过层层审核,任何一点错误都属于播出事故的那种。
十六岁的少年天才,从来都是极具话题度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