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他现在可是代表华夏。”洛特·杜根耸了耸肩。
张树文笑了,说道:“我很高兴。也不介意到时候去介绍你跟他认识,但我觉得你大概会失望。据我所知,之前不止一个人问过乔喻是否有留学的打算,但他都拒绝了。
一方面因为他要照顾妈妈。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而且能看出他很看重家庭。另一方面,如果他是田的学生,又能得到袁教授的照拂,再加上他的学习能力……”
张树文没把后面话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乔喻能在华夏过的更为滋润,干嘛要跑国外来受罪?
对于乔喻来说出国留学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拓宽视野,能够更接近数学界最主流的思维。
但在这个网络时代,乔喻通过读彼得·舒尔茨的论文,就能完全理解舒尔茨提出的似完备理论,还能直接应用,这个所谓的唯一好处也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总要试试,说不定能交换呢?每个人都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多了解这个世界。”显然洛特·杜根持有不同看法。
张树文笑了笑,没有继续争辩。
预防针已经打了,到时候人邀请不来,这老人也怪不到他身上。
反正下个月的大会上让他邀请的话,他肯定不会开这个口的。
其实如果放到十年前,即便洛特·杜根不说,张树文也会给乔喻建议,一定要来这边留学,既能站在世界数学界的最前沿,又能不受外界打搅安静的做学问。
而且那个时候田言真还年轻,说实话,张树文对田言真还没那么放心。
但十年后的今天,张树文说不出这种话。外在的环境在变化,身处其中的人感觉更为明显。
“好吧,看起来你很不看好普林斯顿对乔喻的吸引力,我本以为你会对我这个想法很有兴趣。还会帮我出些主意,毕竟你们华夏人肯定更加相互了解。”
老头有些郁闷的抱怨了句。
张树文端起了咖啡,遮掩住自己的表情。
难怪就这么点事还专门打电话把他叫来一趟,而不是在电话里说。
放下咖啡后,张树文突然问道:“是你向组委会建议乔喻参加这次代数几何大会的吗?”
洛特·杜根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是彼得·舒尔茨,还有其他几位教授联名推荐的。”
张树文正色道:“那你现在不光要考虑乔喻是否愿意到普林斯顿的问题了,你知道的。乔喻对舒尔茨的理论似乎有特别的兴趣,也许舒尔茨会想办法把乔喻拉到波恩大学去。”
洛特·杜根怔了怔,然后突然意识到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很多时候导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可要比学校大得多。
更别提是彼得·舒尔茨这种世界知名的导师了。
但他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把彼得·舒尔茨给抢到普林斯顿来吧?他倒是想,但人家在德国待得好好的,还组建了家庭,大概率不会愿意横跨七、八千公里,跑到普林斯顿重新适应环境。
“好了,张教授,你可以把咖啡端走喝了。”感觉到无助的洛特·杜根直接下了逐客令。
张树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