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度让乔喻怀疑这些人之所以要搞竞赛,而不是正常参加高考,很可能是因为如果参加高考,会让大家发现以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都应该立刻批捕然后马上枪毙……
当然,感觉是相互的。
乔喻不知道的是,余永俊跟龚家涛经常私下里聊天时,其实也有类似观点……比如像乔喻这样的非人类就不该跟他们一起参加数学竞赛,归宿应该是送到某个高端生物实验室直接做活体切片研究。
竞赛阶段结下的友谊,就是如此的纯粹跟美好。
当然这并不代表两边真会势同水火。
其实大家一直都在相互学习。就好像乔喻觉得应该学习余永俊跟龚家涛的厚脸皮,而龚家涛跟余永俊则商量好了,这次回学校之后,一定要找些同学,也跟他们玩边打游戏边解题的游戏。
他们甚至私底下偷偷试了试,如果把奥赛题换成高中一般的普通练习题,还是能拿捏的。
当然竞赛规则要稍微改改,以及不能跟那些游戏玩的很强的家伙对局。
但这些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所在的高中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能跟上大部分同学的步伐,就已经需要竭尽全力,并没有太多余力放在游戏上。
毕竟这年头求学阶段真正有资格在游戏上挥霍些时间的,还得看小学生……
但两人的理由也很充分,只有找回被人踩在脚下的自尊,才能重新收获自信,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好成绩。
从这一点上来说,四人朋友群里,能一笔写出良善两个字的,大概还真只有余伟。
不过乔喻无所谓。
唯一让他唏嘘的是,最近连田导跟对面的师爷爷回他消息都越来越慢了。
好吧,学期伊始,大佬们都是很忙的,乔喻如此安慰着自己。
但也还是有收获的,比如回消息越来越慢的潘教授某天突然冒泡,直接给乔喻发来了一个地址,并给了他一个账号密码。登陆之后,乔喻便发现里面最新的几个视频全是关于几何朗兰兹猜想近期召开的各类报告会视频。
虽然主讲还是由丹尼斯跟山姆两位主要领军人物,但也包括了整个团队的所有人,其中也有潘教授,几场报告会论证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乔喻还敏锐的注意到,那个男人是出镜第三多的……
毫无疑问,对于乔喻而言,这些报告会的探讨内容非常有用,也的确解开了他不少疑问。
比如对于论文的整体证明思路,有了一个高瞻建瓴的了解,这样再去通读论文细节的时候,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最重要的是,这让他愈发肯定自己的直觉也许没错。
在通过将一致等价性结果扩展到一般情况的时候,需要频繁的使用代数几何或范畴论中的局部-全局现象定位与全局的相互作用。那么如果在局部调用时出现一些微小的错误,必然会引起全局性的错误。
这甚至可能导致作者们所证明的那个关键定理——Ambidexterity适用性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受到限制
要知道最后一篇论文,就是利用这一结论,将猜想推广到一般情况,如果最关键的Ambidexterity定理适用性在论文所探讨的情况下受到限制,那么这次关于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只能宣布失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