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不去计较暂时无法证明这一点点小细节的话,就很完美。
而且构造这套工具也不过只用了他一个多小时。
乔喻算是体会到,那些大数学家们没事儿就搞出一个猜想的乐趣了。
大概就是那种反正我大概觉得这个数学理论就是这么回事儿,但我没法证明,谁想证明可以随便尝试的心态。
乔喻甚至已经幻想等他以后成为像黎曼、费马那样全世界公认的大数学家了,也要搞个特别牛逼、特别有用,让人觉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数学猜想出来。
然后自己偷偷私底下给证明了,再把手稿给藏起来,留在遗言里。
接下来他就去跟类似克雷研究所这样有钱又知名的数学研究机构合作,双方一起拿出大笔的钱出来悬赏,谁能证明了他的猜想,就能马上把这笔钱拿走!
等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却发现无法证明的时候,他就旁边看热闹,时不时的还能出面发言鼓励大家几句,或者丢点云里雾里的线索出来。
直到他挂了之后,遗言曝光,全世界数学家才知道原来这个猜想其实是定理来着,早就被他证明过了,哎,但他就是活着的时候不告诉大家,就是玩。
然后那笔奖金自然也是要发给他的,虽然他死了,但是可以留作遗产传给下一代。
真的,这事儿光想想乔喻都觉得很带感,甚至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且现实中他距离实现这个好玩的事也不过只差了仅仅三步而已。
第一步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数学家;第二步想出这个猜想,第三步完全且无误的证明它!
看吧,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心里想着一众数学家目瞪口呆的样子,乔喻不由得会心一笑,再次看了眼自己的杰作,站起来狠狠的伸了个懒腰,然后顺手拿起了手机。
今天的学习就先到这儿了,乔喻很清楚,他刚刚异想天开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证明的了。但不要紧,彼得·舒尔茨的相关论文他也还没看完。
说不定看完之后就能受到启发,一不小心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呢?
刚才乔喻看了下,这位罗伯特教授可是有一篇论文发布在了《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上,这可是老薛曾经跟他提到过的世界四大数学顶刊之一。
换句话说,那老头都还没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他的论文都能上世界顶刊,他如果真能把这类问题给解决了,那必然是更有资格上的。
虽然这不是那种解出来之后能震惊全世界数学家的那种数学难题,但既然这么多数学家对这玩意儿感兴趣,说明影响力肯定还是有的。
起码能算追平了对面那所学校培养的那个叫郑志强的天才学生了吧?
其实也不全是好胜心作祟,主要是乔喻一直认为自己吹过的牛逼,就得尽全力去实现,如果因为遇到点困难就懈怠了,那他还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他因为对面一个天才之前做出的成绩太牛,就放弃跟对方比拼的心思,那明天他岂不是会因为赚几十亿上百亿太难,就放弃收购整个小区的心思?
那他跟外公那些动不动就喜欢吹牛逼的酒友有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