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临舟看完纸上的内容,心头也是一惊,连忙吩咐:“送信的人呢,立刻将她带过来,我有话要问!”
墨郎一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信上的内容很可能是真的,赶紧跑出来找到门房的人,让他们将圆脸内禁婆带过来。
门房的人看他这架势,也不敢耽误,匆匆跑到门外,哪里还有圆脸内禁婆的身影?
圆脸内禁婆害怕挨打,看他们拿着纸走后,早已经偷偷溜了。
谢临舟听闻,将门房的人叫进来,严肃地警告了几句不可乱传此事后,便带着纸,找到了谢父。
谢家原也是大族。
因拥护李唐宗室,阻止武皇登基,除谢临舟祖父这一支被贬江州外,其余族人皆被清算问斩。
这些年,谢家一直蜗居于庐山南麓的栗里村,非必要极少外出。
就连谢瑶出事,谢父、谢母纵是悲痛欲绝,也都安分地等着官府的查办,未曾催促过一回。
如今……
看完纸上的内容,谢母双眼一黑,便瘫到了椅子中。
谢父也好不到哪里去,哆哆嗦嗦,半晌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两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陛下到底是不愿意放过他们,终于要对他们出手了。
谢临舟看完纸上的内容后,原本也是这样的想法,但看到犹如惊弓之鸟的谢父、谢母,却忽然冷静下来,进而有了另外的想法。
默然整理了一下思绪后,他看着双亲,镇定道:“陛下行事向来雷厉风行,真要斩草除根,随便寻个理由就是,还犯不上这样处心积虑。”
谢父听到他的话,微愣一瞬后,也迅速冷静下来。
谢家以前是大族不假,但比起五姓七家,还差得不是一般的远。
换句话说,谢家还没有那个资格,让陛下担惊受怕,恨不除之而后快。
谢母还在担忧:“既然不是陛下要斩草除根,那是谁要害阿瑶?”
谢临舟看向谢父手里的纸,斟酌道:“阿瑶出事那日,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也只有陶小姐和苏小姐知道。既然陶小姐说她是冤枉的,那我且去见一见她,看她怎么说!”
谢母担忧不减:“行得通吗?”
作为凶杀案的受害方,想要私自到州狱探望嫌疑人,是绝不允许的。
公验探视倒是可以,只是手续尤为严格。
陶令仪在纸上说,要避开法曹。
而手续审批的第一关,恰恰就在法曹。
如陶令仪纸上所说属实,法曹在包庇真凶,那么法曹在勘核手续时,只要故意拖到法定的最后一日,即第十日,那么按照流程,案卷只怕早移交刑部,且盖棺论定,要想翻案就难了。
如果要避开法曹,进入监狱探视,那就只能越级找崔述审批。
崔述出身博陵崔氏,两个月前,才启任江州刺史。
博陵崔氏也是李唐宗室的拥护者,只是与谢家所拥护的宗王不同,因而向来不对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