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禾无奈地吐出两个字,打破了李世民的期待。
在场的人顿时一片错愕,李世民更是猛地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震惊:“三,三百贯?怎么会这么贵?”
他原本以为几十贯就能搞定,没想到竟然要三百贯。
“陛下,这热气球的气囊用的是蜀锦啊。”
温禾苦笑着解释。
“这么大的气囊,至少需要三十匹蜀锦,蜀锦本就珍贵,价格不菲,再加上楠木做的竹筐、特制的炭火盆,还有各种配件,三百贯已经是算上工部补贴后的价格了。”
他心里暗自嘀咕。
飞机嘛,本来就比陆地上的战车贵。
更别说这还是大唐第一个热气球,研发成本、材料成本都高得很。
“普通的丝绸不行吗?”
这时,长孙无忌蹙着眉头走了上来,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如今秋粮还没完全收上来,国库的钱粮本就紧张,若是每个热气球都要三百贯,就算只造十个,也得三千贯,这对眼下的大唐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他知道,李世民看到这热气球的用处后,肯定会想大量制造,到时候花费更是难以估量。
温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普通丝绸倒是能用,但是比蜀锦容易撕裂,防火性也差了一些,若是飞的太高,高空风力大,温度低,普通丝绸很容易被风吹破。”
历史上蒙哥尔菲兄弟发明的第一个热气球,用的就是麻布。
但那热气球不是载人的。
实验性质和孔明灯的原理类似,只不过体积更大罢了。
而第一架真正能载人飞天的热气球,是在 1786年出现的,用的是密封性更强的塔夫绸。
大唐现在没有塔夫绸,蜀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普通丝绸虽然便宜,却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普通丝绸能飞多高?”
李世民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额,这得做实验才知道。”
温禾解释道。
“科学实验这东西,不能凭感觉预估,得实际操作过才清楚,不同的丝绸厚度、密度不一样,能承受的风力和温度也不一样,只有试过了,才能知道普通丝绸到底能飞多高,能坚持多久。”
“可能上升到百丈吗?”
李世民抱着一丝希望问道,百丈的高度,已经足够看清方圆几十里的情况,对军情侦查来说,已经非常有用了。
温禾沉吟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若是选质量好一些的普通丝绸,再加固一下气囊的缝合处,飞百丈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实验验证,不能打包票。”
“陛下,若是使用普通丝绸,造一个热气球的价格,能比用蜀锦低五成。”
长孙无忌连忙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