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回县子话,学子们手中只有纸笔,并无一人带刃着甲,也未与禁军发生冲突,只是整齐地跪在门外,求见陛下。”
“呵呵。”
温禾转头看向褚亮,眼神里满是嘲讽。
“褚大人听见了,手中只有纸笔,未带一兵一刃,这便是你口中的谋反?”
“某读遍史书,也从未听说过有人拿纸笔造反的,依某看,你不是老糊涂了,便是故意混淆是非,想借‘谋反’之名,打压天下寒门士子!”
“够了!”
李世民突然从御座上站起身,龙袍下摆随动作扫过台阶,沉怒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众人见状,连忙躬身行礼,连仍在气头上的褚亮,也不得不压下怒火,弯腰垂首,不敢再放肆。
李世民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后落在温禾身上,缓声道。
“朱雀门外聚集数千士子,此事非同小可。朕倒要亲自去看看,这些寒门学子究竟为何请愿。”
“陛下不可!”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快步出班,躬身劝谏。
“朱雀门外人多混杂,虽说是士子请愿,却也难保其中有奸人作祟,万一有不测,臣等万死难辞其咎!还请陛下三思,不如派臣等前去安抚,将学子诉求禀明陛下即可。”
其他勋贵与大臣也纷纷附和,连魏征都皱着眉劝道。
“陛下乃万乘之尊,安危关乎天下社稷,不可轻易涉险。”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看向温禾。
这件事情温禾早就和他说过了,所以今日上朝后,他几乎没有开口。
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刻。
他上前一步,躬身奏道。
“陛下,长孙侍郎与诸位上官的担忧并非无道理,但若陛下因忌惮而避见,反倒会让学子觉得陛下不愿听寒门心声,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如今百骑禁军已暗中布防朱雀门内外,臣已命张文啸亲自带队,凡有异动者,可当场拿下。有百骑拱卫,陛下绝不会有半分危险。”
这话既是说给百官听,也是在向李世民确认。
李世民心中暗叹。
李世民点了点头,语气坚定。
“温禾所言极是,朕身为大唐天子,当倾听天下民心,岂能因些许揣测便避而不见?再者,有百骑禁军护驾,朕有何惧?”
他看向长孙无忌,继续道。
“辅机不必担忧,朕意已决,诸卿随朕一同前往朱雀门,亲眼看看这些寒门士子的诉求,也让天下人知道,朕并非偏听偏信之君。”
长孙无忌见陛下态度坚决,又听闻百骑已布防,便不再多劝,只得躬身领旨。
“臣遵旨,愿随陛下前往。”
其他大臣也纷纷躬身应和,唯有褚亮与几位勋贵脸色难看。
他们本想借“乞骸骨”逼陛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