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魏泰啊,百骑只是询问,又不是定罪,你莫要如此嘛,若是闹起来,陛下怪罪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他笑着拍了拍魏泰的肩膀。

    后者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

    他原本是窦静的人,后来长孙无忌来了之后,便投效到其麾下。

    原以为若是长孙无忌成为尚书,他也能晋升,谋求侍郎之位。

    可万万没想到,窦静竟然一举成了尚书。

    而今日长孙无忌更是连民部都没来。

    他的靠山没了。

    窦静笑的温和,随即便朝着外头走去。

    他的身份在,所以玄甲卫的人也不敢拦,张文啸等人看向温禾,得了许诺后,这才让开了路。

    “高阳县子失礼了。”

    “不敢不敢,见过窦尚书。”温禾笑着回礼。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窦静如今好像还是信都县男。

    论爵位的话比他低了一等,但是论官职,可高了好几级。

    原本的历史上,窦静好像要到贞观三年才任职民部尚书,可惜没当几年就去世了。

    说起来,他做这个民部尚书,确实比长孙无忌要合适的多。

    历史记载,武德初年,窦静受命任并州大总管府长史。

    当时的大唐还处于东征西战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北边的突厥部落趁机不断向内地袭扰,唐廷不得不派兵防卫。

    战事频繁,军粮供应比较困难。

    为了缓解军粮匮乏局面,窦静向李渊上表,请求在太原附近实行屯田,就地耕种粮食,就近供应军队。

    这样,既可补充军粮不足,又节省了运费。

    但朝廷中有的大臣不同意这个办法,认为战争时期不宜屯田。

    窦静再三上书,陈述理由。

    于是,李渊召他入朝,与裴寂等大臣当面争论。

    随后他说服了裴寂等人,朝廷便决定实施屯田。

    率部下士卒垦荒种田,一年收获粮食达十万斛。

    李渊得报大喜,以功升他为检校并州刺史。

    不过他也有一些受人诟病的地方。

    那就是贞观三年时,李世民打算把突厥牧民迁到黄河以南来居住。

    窦静却提出反对说:“突厥人以畜牧为生,不会耕种,朝廷要供应他们衣食。”

    “况且,他们不会忘记被打败的耻辱,有可能叛乱,不如另委任一个首领,加封王号,再以唐宗室女与其婚配,与他们永结友好关系,使其世为唐朝廷的藩臣,边境也可安宁。”

    这等于是要大唐向失败者联姻。

    刚刚获得大胜的李二,自然不会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tang0kaijuweilierxianshangbikengzhinan/read/97/44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