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贞观唐吐两国亲善条约》,孤的麦子熟了!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庆的画面,都是在庆祝吐谷浑签订了条约。

    从此成为大唐手中随意拿捏的玩物。

    然而每个人,一想到这些天,或是帮助大唐说服吐谷浑的百姓安心在大唐官员的治下生活,或是给大唐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得到的真金白银。

    纷纷心头满是火热。

    从今以后,他们将会和慕容顺一样,还肩负一个大唐官员的身份。

    另外更是一个个都有了华美的府邸,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财。

    从此,将不再是什么吐谷浑蛮夷。

    而是高贵的唐人老爷......

    “把这份条约主本送去长安,让孤的那位父皇也高兴高兴,孤这段时间都一直没有在信中给他提及这些,我们的皇帝陛下,怕是已经着急到抓耳挠腮了吧?”

    “连带着,再送三百匹青海骢过去......”

    听到李承乾的吩咐,站在一旁的高海被前段时间,刚刚从长安回来的王德瞪了一眼。

    只能上前领命。

    “楚王他们来了吗?”

    高海离去,准备出发前往长安。

    李承乾这边却是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德,话音刚落,一阵脚步声中。

    李佑几人一前一后的便是从显德殿外走进来。

    “皇兄,你找我们.....”

    李承乾点了点头:“收拾一下,随孤出城走一趟。”

    如今已经眨眼已然是进入了夏天。

    李承乾去年刚来并州道,就让各郡县百姓,纷纷种下的冬小麦“天宝金种”,也终于是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件事不仅仅是李承乾一直牵肠挂肚的。

    更是并州道种植了冬小麦的百姓们,家家户户所担忧的问题。

    毕竟是新种子,若非不是官府出面,表示如果种植失败,会给他们足够的补偿。

    加上又是太子殿下搞来的种子。

    不然,恐怕还真的没有人愿意种。

    只不过,如今当李承乾的马车,在骑兵的护送下,来到了太原府城外广袤的农田前的时候,此刻炎炎烈日照耀下的田野之中。

    到处都是正在兴奋收获麦子的农夫。

    还有一些提早到来,正在统计收成的帝国大学农业学院的师生,以及太原府户部官员。

    “殿下,您来啦,丰收!我们今年并州道绝对是大丰收了!”

    “这些麦种竟然真的如您所说,产量恐怖到惊人!”

    “太好啦,我们并州道从此就再也不缺粮啦!”

    这个看着李承乾走下马车,满是激动之色迎上来的民部官员,明显是难得一见的,寻常百姓家庭出身。

    此刻说话的时候,眼眶的红晕和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tang0fuqinninbuzaofan0wozaofan0/read/97/77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