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献出来,本座可以饶你们不死。”赵倜声音缓慢地道。
卓不凡目光闪烁,脸色变得煞白,不声不响。
一旁不平道人此时小声道:“卓老兄,保,保命要紧啊……”
崔绿华也道:“卓兄,我二人的性命可全系于你一人之手……”
卓不凡咬了咬牙:“我,我……”
赵倜瞅他片刻,看他犹豫并不开口,摇了摇头:“来人,搜搜他身上。”
一听说要搜身,卓不凡神情大变,在地上拼命用力,想要往后移蹭,可他被点了穴道,哪里好移分毫,额上青筋跳动,汗水淋淋而下。
乌熊和端木元过去便是一顿摸索,将他鞋子外袍全部扒下查看,最后在其肋旁发现一个皮袋,打开了里面有绸布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一本小册子,急忙拿过去捧给赵倜。
卓不凡这时面如死灰,发出撕心裂肺地喊叫:“那是我的,神剑剑经是我的。”
赵倜淡淡道:“神功秘法,天材地宝,有德者获之,你都练过了此剑法,本座拿来看看,又有什么可叫的?”
卓不凡道:“我,我还没有练完此剑呢!”
“没有练完?”赵倜纳闷道:“看你也该是得到这剑法时间不短了,一字慧剑门灭掉二十多年,你得这剑法至少十年开外,怎么能还没练完?”
卓不凡盯着赵倜手中剑经,知道事无挽回,不由长叹一声:“没练完就是没练完,我,我认不全那上面的字,为防剑谱泄露,找人识字便用了许久,而且这剑法,这剑法还……唉唉,你看看就知道了。”
赵倜搭眼往书册上看去,泛黄不知什么动物皮革做成,外皮没有字样。
他翻开一页,不由眼睛眯起,先秦小篆?
怪不得这卓不凡说认字就用许久,秦篆可不是谁都能识得,虽然大宋民间识字率比较高,但那也只是指普通用字,稍微难杂点,依旧许多人不识,更别提秦篆。
并且秦纂也不是普通开蒙过的人就能接触,便算真正的读书人也不认得几个,科举正途,三甲出身,也未必认识几字,这东西得专门研究的人才识得全。
卓不凡得到这剑经还不是宋境,而是辽国之内,山海关外,东北的太白山中,辽国认得秦篆的便更少了,这么些年下来,他能翻译并练习,其实已经颇为不易。
这剑经外皮没有名称,打开第一页便是总纲,言语之间极为晦涩,也都不是当下正常使用的市井白话。
字是秦篆,话也是古时的那种语言,但这还并非最难的,最难的则是断句。
没有标点,无数字堆积在一起,总纲又不比剑谱有图有字,字数较少,总纲足足几百上千字,这种古时言语,即便叫读书人断来,也有些难度,对卓不凡这种江湖之人就更不要说了。
他又不想泄露剑经出去,估计一点点摸索,分开找人询问,不知道多久才读懂这些。
赵倜继续往后翻,这时出现图谱,而下面叙述解释的文字依旧古时语言,不好琢磨。
再翻几页,还是如此,赵倜不由摇了摇头。
怪不得卓不凡刚才那般说,这种古谱,没有师父教导,自行想办法识文断句,再揣摩古语之意,简直无比耗费时间。
而且还容易揣摩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