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治下商业繁荣,有必要给他们进行一些科普。”
“客商安全了,买卖增多,税收也就增多了。”
宋煊说完之后,让郑文焕把各个行会的地址也另起一张纸上,作为附件贴在旁边,方便客商分辨自己该前往哪里去。
“原来如此。”
赵祯才明白宋煊此举。
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官府还能给商铺进行信用背书。
如此一来,便能让外地客商减少住黑店的几率。
“对了。”
宋煊让赵祯帮忙写一封书信,就是提醒布告上的客栈,勿要涨价,否则直接从布告上撤下去。
等他写完信后,一并拿给郑主簿,让他找吏员把这书信抄上十份,公告抄上几十份。
无论是县衙门口,还是城门口,甚至城外的集市、码头上也要全都贴上布告。
郑文焕连忙去做事。
赵祯当真是觉得从宋煊这里能学到真玩意。
“妹夫的意思是营造一处安全的行商环境,让许多人都来开封县做买卖。”
李君佑同样是大胆开口:“若是外地客商信了,怕是赋税会更上一层楼。”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宋煊靠在躺椅上:“我这些钱宁愿修河道,培养下一代,也不愿意被三司使拿去给辽国送岁币去。”
如此话语,倒是让二人都没有接茬。
他们都清楚宋煊是不同意给岁币这件事,对于朝廷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澶渊之盟后,付给辽国的岁币,早就超过了宋太祖定下攻打辽国的钱数。
赵祯现在是没有权力。
李君佑是装作不知道赵祯的身份,可也不敢随意说话,他没有宋煊那种松弛感。
陶宏过来询问,是否要吃饭,排骨都炖好了,那白水煮肉也小火炖着呢,更不用说方才还要厨子炒了几个菜。
宋煊连忙招呼陶宏,顺便把郭恩娘俩、还有桑怿给叫来一起吃。
几个人围绕着一个大圆桌。
除了李君佑,其余几个人都不知道赵祯的身份。
所以李君佑还是十分激动的坐在了赵祯身边。
陶宏想要盛饭,但是被张茂则给接了过去,伺候局这方面,他还是比较擅长的。
于是几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当今皇帝吃了一顿饭。
郭恩正是半大小子的时候,吃了一碗又一碗,看得赵祯也是胃口大开。
其实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并不开心,反倒是十分的憋屈。
如今接触到其余人,赵祯觉得淤积在心中的闷气已经消失了许多。
“十二哥,这猪肉未曾想到会如此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