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每次有人无法通过考试,总会说有内幕之类的。
如今科举考试极为严格,各种应对方法都有。
就算你想要让人不中榜,甚至给谁便利,都是极为困难的。
除非到了北宋中后期,是有出题人,可以直接给你提示的。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锁院制度并不严格执行。
再加上只要通过了省试,殿试就全录取,第三级考试已经成为摆设了。
那些考中进士的学子,可全都成了主考官的“门生故旧”了。
毕竟能不能过,全在考官的一念之间,皇帝根本就无法左右。
王洙脸上喜色不减,若是真的如同晏知府所言那般。
无论是宋煊、韩琦、亦或者是王尧臣、赵概,他们是最有机会中状元的。
状元热门争夺选手,全都是出自他的班级。
若是真的如同晏殊所说,不仅仅是应天书院以及院长范仲淹会名声大噪。
他这个直接的班主任的名望也会水涨船高。
“今后你们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晏殊笑了笑,随即站起身来:
“我本想等着宋煊等人殿试过后,出了成绩再前往东京。”
“可是朝廷几次三番催促我前行。”
“那我就先返回东京家中,比你们早一步知道最终殿试的结果了。”
范仲淹倒是没想到晏殊会如此快就被调回去。
毕竟应天书院能有今日的规模,晏殊作为带头人是功不可没的。
“晏知府这便要返回京师?”
“不错。”晏殊笑了笑:
“宋绶已经先我一步返回京师为官,我也不能再拖着了。”
范仲淹点点头,如今应天府有这般成绩,天下人都得认可晏殊的政绩。
朝廷把他调回中枢,那实在是极为正常的。
否则不利于大宋各地官员的“努力奋斗”!
“若是有消息了,我便第一时间派人给你们传回来。”
“好。”
范仲淹等人恭送晏殊离开。
“院长。”
王洙作为天圣二年的进士,依旧年轻的很,遇事如何能过宠辱不惊?
“不必多言。”
范仲淹觉得此时公布,会给予其余人更大的压力。
“此事暂且保密,过不来几日殿试的结果也会传回来,到时候一起公布,如何能不行?”
“我认为不妥。”张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