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认识一下的。”
富弼主动自我介绍:“在下富弼,字彦国,洛阳人,久闻大名。”
“富弼?”
宋煊重复了一句。
他是被范仲淹评价为王佐之才。
范仲淹拿着富弼的文章交给王曾、晏殊二人看,他们都觉得好,以至于晏殊看完后,直接把女儿嫁给他。
待到宋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当即建议富弼立马去参加走仕途,如此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
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
应试人的资格,初无限制,现任官员和一般士人均可应考,并准自荐。
后限制逐渐增多,自荐改为要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
富弼自此与范仲淹是世交,后期是范纯仁给富弼写的墓志铭。
如今的富弼还没有成长起来,并没有获得范仲淹的赏识呢。
富弼还没有前往应天书院游学。
宋煊反应了一会这才笑道:
“久闻大名,在下宋煊,行十二。”
“啊?”
富弼并不觉得自己名声显耀,此时的他还没有被文学大家穆修以及范仲淹称赞,成为“洛阳才子”。
所以此时的富弼对于宋煊一句久仰大名,也是极为诧异。
“哈哈哈。”
宋煊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方才咱们两个初见,你富弼便如此果决且与人说话都极为有礼貌,若不是腹有诗书,怎么敢主动一个人上前来与我搭话?”
“故而我断定,你富弼不久后也定然能够名动洛阳!”
听了宋煊的话,富弼依旧是极为矜持的行礼道谢。
无论是布衣还是官员,富弼都是一同对待,绝不会因为身份尊贵活低贱就双标对待。
但是宋煊主动给富弼扬名,这件事着实是突破了富弼自己的料想。
因为他就是在场下觉得宋煊是有真凭实学的,想要与他结交一二。
当真没想到宋煊会如此吹捧自己!
众人看见这一幕,也是大为惊讶。
想不明白宋煊为何会对这个叫富弼的学子这般态度?
“正巧我也累了,不如一同出去吃个晚饭。”
富弼连忙应下,于是宋煊直接带着人走了。
吕乐简自是尾巴翘起来了,得意洋洋的大笑一阵,吹捧了几句宋煊,无论是辩论还是诗词尽管来。
毕竟先前宋煊的诗词他们也是传唱过,故而太室书院的学子并没有想着在这方面去挑战宋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