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千盼万盼当中,宋煊总算是来了。
他觉得太室书院学子被辩倒的日子,也终于到了。
故而王泰等人自是高高兴兴的随着宋煊去书院外吃早饭。
而这帮外乡人欢快的叫嚷声。
自是引起了本地书院学子的注意力。
“莫不是他们一直念叨的应天府解元宋煊,宋十二来了?”
“瞧他们这幅模样,应该八九不离十。”
“好啊,倒是让我瞧瞧这宋解元有什么了不起的。”
宋煊吃完饭后,专门去了为游学学子准备的教室,听着老师的讲课。
待到下午,便是有自由行动。
积压已久的应天书院学子还没等主动出击,便有尝到甜头,踩着应天书院学子扬名的太室书院学子主动应邀前来辩论。
毕竟他们应天书院最大的底牌。
解元宋煊来了。
若是能把解元给辩倒,对于自己扬名那也是极好的。
如今大宋有没有什么民间报纸之类的,帮你传播名声。
最重要的还得是口口相传。
你一直闷头读书,什么都不做。
凭什么大家闲聊天的时候,要说你的名字?
再加上不少人也没有那个诗才,只能踩着别人的名头传播自己的名头了。
宋煊一来,应天书院最大的底牌到了。
此时不辩论,更待何时?
“阁下所论,不过是井蛙语海,夏虫语冰。”
“圣贤书是拿来明理的,而不是用来背的。”
“且先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听了宋煊的话,太室书院学子脸上热汗直流,但依旧保持基本的礼仪退了下去,不像上一个被宋煊给气晕过去。
“好!”
吕乐简依旧是看热闹不嫌弃事大的性子,大声鼓噪着:
“还有谁?”
一连三场辩论,宋煊是场场不落,全都给他们斩落马下。
如今士气正盛,宋煊走回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自己的竹筒喝了几口润润喉。
王泰颇为谄媚的给宋煊扇着扇子。
如此扬我应天书院的名声,定是要把这些日子掉在地上的面子,一点一点的全都捡起来。
面对吕乐简的询问,太室书院学子们倒是没有再上前去。
这三场辩论,那几个擅于辩论的学子,被宋煊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之力。
相比于他们只靠着书本上学来的道理,听起来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