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考试没什么问题。
张亢听说这一次考试,范仲淹完全是按照科举的规矩举行的。
他站在树荫下,瞧着乌压压一片看榜的学子,回想起当年自己看榜也是这般热闹吧。
谁都愿意上榜。
“张推官!”捕头丁哲脸上挂着笑容:
“我真是没想到,十二郎如此年轻能考第三哎,这不是妥妥的文曲星下,下凡了?”
张亢肥呼呼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他自是不会矫正丁哲的说辞。
其实真要按照科举的判罚,贴经与墨义考第一的张方平指定不会排在策论与诗赋考第一的宋煊前面。
因为后面两个占的比例才最重要。
实则是宋煊应该考第一。
张亢觉得是范仲淹故意压了宋煊一头,免得他骄傲,又能让窦臭投鼠忌器。
不过窦臭并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亢突然觉得其实京官离开东京去地方上任职,也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
地方官不鸟的你的还是多。
就如同地方官想要掌控一方,还需要依靠手底下的吏员一眼。
这一点,张亢自己个是深有感触。
张亢从最开始的慌张到现在的气定神闲,全都是晏殊给了他底气。
要论官运亨通,还得看晏相公的。
将来晏相公还能返回京师,窦臭不知道还能在翰林学士这个位置上待几年?
几个人从人群当中挤出来,坐在河边的柳树下遮阴休息。
张方平嘿嘿的笑了几声:“真不敢相信,我竟然考了第一。”
“你有这个实力啊,否则那通判宋绶为何如此看重于你?”
宋煊坐在草地上,瞧着缓缓流过的河水:
“总算是考上书院了,算是没丢脸。”
王修永连连颔首:“岂止是没有丢脸,简直就是保命了!”
“是啊。”
包拯也在一旁附和:“如此便能让他不敢大张旗鼓的诬陷十二郎。”
苏洵倒是个大心脏,在座的就他没有上榜,反倒为一帮朋友开心。
当然这也是他当时设想的结果,自己还得去东京、洛阳、江西等地去游学,增长自己的见识。
“十二哥,要我说,待到窦臭从王兄家的医馆出来后,我偷偷去打断他一条腿,直接跑路,反正他也无法抓住我。”
“哎。”宋煊连忙制止苏洵:
“兄弟,你还年轻,人生还很长,千万不要走到犯罪的道路上。”
苏洵是真有心干这件事。
川人骨子里就有那股子遇事我不怕你的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