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这皇帝有点意思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河上公听闻赵凌这番话,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他沉默良久,苍老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此举……莫非是想借道家之手,制衡后世帝王?让继任之君行事时,心中能多一分忌惮?”

    赵凌却朗声一笑,负手而立:“先生想得过于复杂了。”

    “即便成立道教,朕最多只是许可罢了。朕所求的,不过是天下黎民的思想不至于完全被儒家学说禁锢,变得迂腐不堪,活得压抑沉闷。”

    他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河上公,语气郑重:“先生若决定创立道教,那也仅是先生的个人选择,或是你们道家自己的抉择,与朕无关!”

    “朕不会给予道教任何特权,只会在道教不违背大秦律法的前提下,默认其可在天下传扬。”

    他顿了顿,给河上公留出思考的空间,语气无比的平和:“当然,若先生不愿成立道教,朕也绝不会勉强。”

    河上公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皱纹深如沟壑。

    皇帝这番话……

    着实令人为难!

    这意味着皇帝仅仅提出建议,做与不做全凭他自己决断。

    但道家若想在中原地区开宗立派,河上公将要承受何等巨大的压力?

    阴阳家、儒家、法家恐怕都会视其为眼中钉。

    更何况道家门生本就稀少……

    道家思想虽在战国时期流传甚广,却始终未能成为秦朝的官方意识形态。

    特别是始皇帝嬴政更推崇法家、阴阳家等实用学说。

    秦朝“以吏为师”的政策更是严格限制了诸子百家的自由发展,使得道家门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赵凌登基不过一年,先是重用儒家,然后重用商人,道家不过是盖邱来了尚学宫收了些弟子。

    真正的道家学子依旧寥寥无几。

    如今皇帝只是提出建议,却不愿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在这样的境况下,河上公实在难以想象该如何开山立教。

    见河上公沉默不语,赵凌忽然笑道:“先生不妨考虑巴蜀之地。”

    “巴蜀?”河上公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巴蜀四面环山,道路险峻崎岖,东面的长江水道湍急,暗礁密布,尤其是瞿塘峡的滟滪堆等险滩,堪称船工闻之色变的鬼门关,逆流而上更是难如登天。

    始皇帝当年处置了不少方士,道门弟子也有被牵连流放至巴蜀的。

    说句不中听的话,巴蜀虽物产丰饶,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流放之地。

    比岭南稍好些,却也好的有限。

    这一刻,河上公甚至忍不住怀疑,皇帝这究竟是要他开山立教,还是想将他变相流放至巴蜀……

    赵凌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从容解释道:“先生切勿误会。巴蜀地区确实流放了不少刑徒,但蜀地较早归属大秦,经过数十年经营,已深度融入帝国,更是重要的粮仓与经济重镇。”

    “说是流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qin0yinrenshibanian0feichaihuangzishafengliao/read/97/4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