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直入宫中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衙门往来诸部之人,最是人多嘴杂,一时之间这桩事,便在小范围中流传了出去。

    这亦是解缙选择呈递于通政司的目的,这件事传出去,传的越广,越能打击宋濂等,这是在为皇帝造势,即便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不可能。

    赵居任怀中揣着那封奏章,满脸凝重之色,他出身应天府溧水县,也是典型的南人,但他不是文人,而是耆老出身,况且应天府和浙江又大有不同。

    通政使的权力是相当大的,甚至很多奏章他都能压的下来,或者做些手脚,但这件事刚刚呈递到他手中时,他就知道压不下来,修史这件事是皇帝亲自盯的事情,且还有李祺这个总裁官能直达天听。

    作为能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都身居高位的不倒翁,他有相当深的政治智慧。

    他虽然没有证据,可直觉就有些不对。

    之前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被灭三族,本来以为仅此而已,虽然这三家很惨,可东明精舍一脉依旧强势,毕竟是从元朝初年就兴盛的学派。

    可现在宋濂、王祎若是再被灭族,那东明精舍一脉短时间内就没有能扛大旗的人了,想要再复兴,起码要十年,甚至二十年。

    天下大势变化的那么快,十年之后到底是什么场景,这谁能知道,或许更好,或许更坏。

    不说别人,就说李祺,十一年前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被流放到了江浦,谁能想到,他竟然能够在江浦悟道,后来回到京城,也是无人关注,可却一步步踏上了圣贤之路,甚至已经是当世圣人了。

    再说建庶人,短短三年时间就从九五至尊变成了一抔黄土,这又有谁料的到呢?

    尤其是……

    赵居任掀开车帘,望着巍峨的宫城,将最后一句话留在风中。

    “已然起势的心学一脉,真的会给东明精舍一脉再复兴的机会吗?”

    若是李祺知晓他心中所想,大概只会呵呵一笑,而后说一句“老头你还是太年轻了”。

    通政使自然是有牙牌的,他入宫后跟着禁卫到了华盖殿,在殿外等待着禀报。

    “陛下,通政使赵公在殿外求见,说是有翰林院十万火急的奏章呈上。”

    殿中朱棣正在批奏章,偶尔问一问李祺的想法,君臣二人倒也和谐,李祺一边回答朱棣的问题,一边在盘算着迁都之事,以及塞王南迁后,怎么维持北方防线之事。

    一听洪保这话,君臣二人对视一眼,瞬间就知道是元史之事!

    这件事从永乐元年时就开始准备,一直到现在终于算是要有一个结果了。

    一开始朱棣对这些东明精舍学派的人实际上不是特别厌恶,他只是讨厌方孝孺,所以恨屋及乌,想要断掉方孝孺的传承。

    可后来事情的发展超乎了他的想象,从元史里面的纰漏,到后来发生的朝堂三问王珅,他终于感觉到了,东明精舍这一脉是真的有问题。

    这群人怀念元朝是真的怀念,而且还一直在朝廷中上蹿下跳,甚至蛊惑了先帝承认元朝为正统。

    这太可怕了!

    宋濂不仅仅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朱棣年轻的时候也是被宋濂教导过的,当时差不多年纪的诸王,都被教导过,那个时候根本就没觉得有哪里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shijiawubainian/read/97/31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