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顺昌逆亡乱士林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事情——

    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中,明清时期的官员都是科举出身,举人想要当官都很难。

    但实际上呢?

    进士出身的官员才是绝对少数。

    整个大明276年,三榜进士加起来只有两万四千人,洪武一朝的进士,只有867人,而大明有多少文职官员呢?

    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是两万四千人,这里面全部都是有品级的官,而不是吏。

    这还仅仅是文官,不算数量更庞大的武官。

    八百个进士之外的两万三千名官员从何而来?

    只有一个答案,都是士林中的读书人!

    这不是简简单单数字的悬殊对比,它代表的是力量的强弱!

    一个人的骂声不算什么,但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呢?

    这些人全部痛恨你,你会有什么下场呢?

    你得势的时候无所谓,你失势了呢?你死了呢?你的家族、你的后裔,又会遭遇什么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家族的领头人死去的那一刻,整个家族的阶级就会不受控制的跌落。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的张氏,和张居正死后的张氏,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康熙时期的曹家怎么作死都没事,而雍正一上来就抄家,这种事太多太多。

    这就可以解释,在古代时——

    为什么国子监的监生会有议政的风气?

    为什么所有官员都那么在乎士林的评价?

    为什么考上进士号称登龙门?

    为什么那些朝廷大员会对新登科的进士那么客气和看重?

    为什么很多时候,官员们都不把事情做绝。

    因为士林中那些将来可能当官、现在已经当官、曾经做过官的人,是整个大明帝国的骨架。

    他们一遇风云就会化龙!

    皇权的宠信是一时的,而士林的威望权力却是永恒的!

    士林这个由科举制度催生出的庞然大物,让皇帝也为之惊惧。

    朱元璋之前选择了镇压,但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没有镇压成功,还激起了读书人的逆反心理,到洪武二十四年,大明朝忠君的读书人已经很少了,反而多的是视君如寇仇的人。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让下一代皇帝去“建文”。

    而现在横空出世的李祺,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李祺是一个对皇权没有威胁的人,却拥有着能够搅乱整个士林的力量。

    那个本来铁板一块的士林,皇权先重重锤下,而后李祺深入内部破坏,最后一个对皇权的威胁将就此消亡!

    多么美妙的新世界,大明将千秋万代,万世昌盛。

    李祺摩挲着手中的圣旨,朱元璋利用他,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shijiawubainian/read/97/31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