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最后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洪熙元年注定将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年份。

    在仁宗皇帝崩殂后,继任的宣德帝,快速的调整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先前拆分诸省时,便已然迁转三位尚书,又任命了一系列从二品的巡抚都御史,如今又罢吏部尚书蹇义职衔,加少师,参谋机务。

    十月初三,罢李显穆兵部尚书事,迁吏部尚书兼任内阁首辅。

    天下剧震,时人莫不仰视,而投书文牒者,甚重。

    洪熙元年十月初五,朱瞻基追封李善长为太子太师,复韩国公,改谥“忠肃”。

    追封李祺为吏部尚书、宗人令、太傅,以太宗忠臣的身份,配享太庙。

    这一系列的举动,政治意味简直如同司马昭之心。

    皇帝要抬举李显穆,使他大权独揽的心思,昭然若揭。

    当日在廷议上的事情,虽然没人故意传播,但皇帝认为吏治必须整饬的态度,却清晰的传达了出来。

    如今李显穆上任吏部尚书,谁不知道他一向是皇帝最锋锐的利刃,无数人都在瑟瑟发抖。

    这些纷纷扰扰,李显穆并不放在心中。

    ……

    京城外,十里柳亭,李显穆正送别英国公张辅。

    在李显穆迁转吏部尚书的同时,一道圣旨,命张辅再次披挂上阵,出征安南,且短时间内不会回来。

    秋风烈烈,卷起残落的枯叶,顿生几分寂寥之情。

    张辅出征的前情提要,是因为淇国公镇守安南,结果在平乱过程中,接连病死、暴毙了当代淇国公和淇国公的亲兄弟。

    如今偌大的国公府,只有一个十六岁的庶子,是当代淇国公的庶子,以及一个只有五岁的嫡子,大明有嫡立嫡,自然是立嫡子。

    但这样的淇国公府自然是镇不住交趾了,于是皇帝就想到了张辅,打算让英国公张辅前往镇守。

    接任安南总兵。

    但……

    李显穆望向岳父,带着一丝愧疚道:“是小婿连累了岳父。”

    张辅知道李显穆的意思,李显穆走到如今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辅就必须远远的离开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交趾是唯一的选择。

    一个皇帝对臣子真正的爱护,就是尽量让臣子永远不要走到功高盖主的那一步。

    永远不要让臣子能够威胁到皇帝。

    这实际上是皇帝保全臣子之道。

    只是……

    交趾那等偏远之地、贫穷之地,又哪里比得上京城的繁华呢?

    张辅却很是洒然,“我两次三番征讨安南,将汉唐旧土收回,如今能够镇守安南,使其永归于中华之地,全我毕生之功,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吗?

    倒是你,整顿吏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是杀身之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shijiawubainian/read/97/3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